【Word文档】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2022-11-07  |   格式:DOC  |   分类: 中小学专区 > 初中学习方法
摘要:《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分裂局面,开创并巩固中华统一的崭新局面。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本课内容以统一为核心,按照实现统一、巩固并强化统一的思路,将有关事件组合 ...(全文共:4118字)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分裂局面,开创并巩固中华统一的崭新局面。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本课内容以统一为核心,按照实现统一、巩固并强化统一的思路,将有关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多彩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本课概念多,在教学过程中把统一的主线抓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各个历史事件的是非功过是切实学好本课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焚书坑儒进行正确的评价,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处理方法

  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

  难点: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处理方法:让学生从课本内容中筛选史料,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识记。

  二、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到了战国时期,秦赵之间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战争吗?(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的进攻。地处北方的燕国也意识到了秦国的威胁,而又无力阻止。在这种情况下,燕国想到了用刺杀秦王的办法来阻止秦军。燕太子丹为挽救燕国亡国之危,收买来自齐国的著名刺客荆轲,待为上宾,以良驹车骑,美食歌女尽量满足荆轲取乐,甚至杀自己心爱的千里马将马肝奉荆轲就食。秦军大举攻燕的危急时刻,荆轲奉太子丹之命使秦刺杀秦王。临行前,太子丹和部下一律穿白色孝服把荆轲送到易水岸边,荆轲悲歌道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而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反被杀害。也没能阻止秦国攻取燕国,统一六国的脚步。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秦王是如何扫平天下以及统一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课《秦王扫六合》。(板书: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二)新课讲授

  (1)秦的统一(板书:一、统一六国)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XXX。(板书:1.建立:公元前221年XXX 嬴政)

  2.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嬴政,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统一全国呢?也就是说此时有哪些条件促使统一的出现?请根据课本56-57页以及地图册13页《秦灭六国》中秦灭六国的顺序,分小组讨论。(板书:统一的条件:①商鞅变法,国力增强;②顺应历史发展趋势;③重用人才,雄才伟略;④正确的军事策略。)

  教师讲述:秦统一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乱,渴望统一。而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发生严重的矛盾,诸侯割据,相互之间戒备森严,关卡重重,交通受阻,货币不一,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统一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秦的统一符合了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另外,秦王任用了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许多能干的人,而自己又能礼贤下士,这也为其统一创造了可能。在统一的过程中,秦采取了正确的军事策略,灭六国的顺序基本上是由近及远,体现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与距离较远的国家先搞好关系,攻打近距离的国家,攻下之后再从此国出兵攻打下一国家,减少了远距离行军造成的兵力损耗。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有利条件的存在,秦王实现了统一大业。

  (2)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以后,为了实现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王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概括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归纳。(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措施)讨论后得出以下答案,1.政治上:创设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3.思想上:焚书坑儒;4.军事上:北方:修长城;南方:修灵渠。

  教师讲述: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我们可以用下面图示来表示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有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