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价值范文

2022-11-26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其他
摘要: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价值范文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相对稳定的正向的心理特质[1]。Seligman等人在“积极人格”的概念之后,正式提出“积极品质&rdquo ...(全文共:4630字)

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价值范文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相对稳定的正向的心理特质[1]。Seligman等人在“积极人格”的概念之后,正式提出“积极品质”一词,随后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以此代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认为,积极品质的核心是美德和力量,有对抗心理疾病的力量,由六种美德和二十四个因子组成。我国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较晚,20**年在清华大学召开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后,积极心理学在国内蓬勃发展,官群、孟万金课题组和吴九君课题组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们根据本土文化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吴九君等人[2]认为,我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主要由知识与智慧,包括判断力、热爱学习、好奇心、洞察力、创造力;勇气,包括坚持、热情、勇敢、真诚;仁爱,包括爱、社交智慧、友善;正义,包括公平、团队精神、领导力;自制包括宽容、审慎、自律、谦虚;精神超越包括感恩、信仰、审美、幽默、希望六个维度和二十四项积极品质组成。“积极”在心理学中的“正向”含义包括外显和潜在两个方面,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个体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且具有潜在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激发,所以,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心理品质能够通过训练来习得,是可以培养的。

  二、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现状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出台之后,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班级作为职业教育在学校的基本单位,有效的班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以XX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为例,班级管理基本依赖于学校制定的管理条例,而条例主要说明了对违规违纪学生的处罚办法,没有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班级管理途径主要是“三进两联一交友”,班级管理主体则是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生活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参与管理,由于大多数班主任是专业课教师,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不能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出专业的指导,几乎没有体现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班级管理理论方面,学者提出的较多的是绩效管理、企业管理理论、自主管理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人为本理论等[3],目前科学的应用各种管理理论进行班级管理的班级较少,大多数班主任依照自己的带班经验管理,整体来讲缺乏系统性,有些班级不重视学生品质的培养,基本原则就是保障学生安全、保证学生及时就业,而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停留在个体,没有关注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高职学生缺乏自信,消极负面情绪较多,在XX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普查中发现了一些重度抑郁的学生,说明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重视,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获得自救的心理素质,提高幸福指数预防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品质的二十四个组成因子都是正面积极向上的,高职学生拥有了积极心理品质,在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等问题时能够积极应对,如此亦能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班级活动管理成效

  班级活动是指在班主任或班委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目前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偏见,高职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缺乏自信,缺乏主动展现自己特长的勇气。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让学生敢于克服困难,接纳自我,正确的处理班级活动中出现的矛盾,获得自信心和幸福感。例如,积极心理品质中有一项是社交智慧,其目标特征是“能了解和理解自我,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如何做能适应不同的社会情境,能充分地把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利用起来”,这一品质就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避免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逐渐锻炼应对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踊跃参与班级活动,从而提升班级活动管理成效。

  (二)提升班级学习管理成效

  班级学习管理包括课堂纪律、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管理。创造力、好奇心、爱学习等积极心理品质是学习效果好的重要因素,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此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能有效提升班级学习管理成效。大多数学生学习不理想主要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求知欲,好奇心不强,厌倦学习。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心理品质中的“热爱学习”因子的行为特征就是“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时会很开心;没人要求我学习的时候,我也会学等等”,此积极因子的目标特征是“对新事物感兴趣,积极主动接近、接受新事物;学习是自愿的,不是因为某种外界压力或诱惑而导致的”。因此,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和被迫进课堂变为主动求学,从而提高班级学习管理成效。

  (三)提高班级文化管理成效

  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生活方式”,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是班主任,而建设的关键则是学生的积极回应和配合。调查发现,有些班级的物质文化简单化,呈现出来的只有黑板报和公告栏。精神文化空泛,大多数学生习惯性的大小事都问班主任,缺乏主人翁意识,在宿舍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导致和室友闹矛盾,也有学生打游戏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空闲时间不看书也不运动,缺乏乐观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而积极心理品质中含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谦虚谨慎的品质,在班级管理中加强知识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自制,精神超越六个维度和对应的二十四项积极因子的训练,让学生勇于奉献,宽容大度,热爱班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公。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