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长相思》教学设计

2022-10-08  |   格式:DOC  |   分类: 中小学专区 > 小学学习方法
摘要:教学目标:  1.了解“词”这种文学样式。  2.认识“榆、畔、更、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 ...(全文共:2509字)

  教学目标:

  1.了解“词”这种文学样式。

  2.认识“榆、畔、更、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枫桥夜泊》,我们感受到了张继那浓浓的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学们,昨天已经布置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自己是怎样预习的?(通过结合注释、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等方法,试着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1655一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3.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本课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

  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教师补充:

  “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它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4.检查朗读

  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读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及时评价)

  在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

  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一)默读

  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意。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3.小组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结合注释,自己识记并理解“榆关”“那畔”等)

  谁能简单说说上阙的意思。

  2.康熙21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一等侍卫随皇上从XXX出发,出山海关去长XXX祭祀,他们初春时节出发,现在已经到了寒冬时节,这期间他们岂止翻过一座山,跨过一条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这“一程”又“一程”中读出这是怎样的征途(板书:征途)?

  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3.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纳兰性德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学生读。

  指名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他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夜深千帐灯”,读到这儿,老师产生了疑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