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3篇

2021-06-01  |   格式:DOC  |   分类: 综合文稿 > 其他
摘要:【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每一条大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 ...(全文共:10414字)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XXX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每一条大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精美隽永,具有不同凡响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性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读中明意,读中懂理,读中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再识季羡林,初识文本内容。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的大树指的是谁?

2、季羡林爷爷曾告诫我们学习要几贯通?分别是什么?

3、请你向同桌介绍季老先生。谁来给大家介绍季老先生?

师:你介绍得真清楚,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到网上查找需要的信息是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课外学习中可要经常用呀!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就是季羡林,他年轻时曾在德国留学,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四、五十年后,当他再一次来到德国,故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文章。大家一起读课题!(引导读出不同的语气:多么不可思议的民族风情,这种风情令人赞叹不已!)

二、学习生字词语,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朗读。(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德国的独特民族风情,请同学们注意听,仔细想。)

2、学习生字、词语。认读生字,指导写字。强调多音字:莞。读准轻音:脊梁。指导写脊梁的“脊”字。

3、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喜欢的地方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1)文中哪几段是写作者留学时的,哪里又是写他第二次故地重游的。(2)作者第二次重返德国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动笔画一画。

4、指名汇报。(文中二、三自然段是写作者留学时的,第四自然段写他第二次故地重游的)

5、作者第二次重返德国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章内涵

(一)感悟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

1、第一自然写了什么?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爱美大概是人的天性吧!作者在谈什么?美…花…点明德国是爱花的民族。

2、引导朗读。小结:季羡林不愧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这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二)感受景色之“奇丽”。

师: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吧!(课件:学习提示)

1、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用~~画出文中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圈出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

2、根据学生汇报,品读重点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一起大声读。哪些词语体现景色奇丽呢?小组交流,预设汇报。(课件提示)

(1)花团锦簇多么富有意境的词语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花团锦簇是怎样的景象呢?说一说,你想到的画面。

这么多花儿竞相开放,一朵挨着一朵,一簇拥着一簇,非常华丽,这就是——花团锦簇。

(2)姹紫嫣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非常的鲜艳美丽。(出示图)这就是——姹紫嫣红。作者的用词多么生动啊!

(3)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景色奇丽的呢?花的海洋仅仅只写出了花美吗?还有什么特点?(花多)描写花多的词语有哪些呢?

(4)“山阴道”在XXXXXX郊外一带,那里的景色特别优美。

(5)应接不暇在这篇课文中还包含着观花的人一种怎样的情感呀?(观花的人被眼前的奇丽景色所陶醉,舍不得错过一处景物。)

师:体会的多好啊!同学们,我们就应该像这样,不仅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读懂文字所蕴藏的情感。

(6)走过任何一条街……同学们:走过任何一条街,也就是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 。走过那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也是。走过每一条街,大家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户前同样是。真是应接不暇呀!

3、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请你用朗读告诉大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朗读把老师带到这样的境界里(出示德国风光图)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到底是怎样的奇特的民族,创造了这样奇丽的景色?我们下节课又来研究。

五、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把生字所在的词语抄写两遍,把课文认真读两遍。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听写生字词。

2、订正(注意对难写字的指导,如“脊”“嫣”“暇”)。

3、回顾前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其实德国还有很多让人向往的地方。(出示图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座城市因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而举世闻名。这所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在1935年,二十五岁的季羡林,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当他再次踏上德国这块土地──他的第二故乡,感慨万千,由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前节课我们领略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文章内涵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鲜花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颇耐人寻味的是怎样的奇特的民族,创造了这样奇丽的景色? (课件提示)

(一)感悟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找出文章中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家家户户……花的脊梁。

(1)读了这些句子,哪儿让你感到奇怪?(“脊梁”就是人或动物的脊椎,在身体的背部,而“花的脊梁”就是花的枝干、花的背面,并不美观。种花人自己不能完全看到妩媚动人的花朵,只看到花的脊梁,真让人感到奇怪。“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在我们看来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她却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2)从女房东莞尔一笑中,我们明白了什么?(说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每一个德国人心里是司空见惯的事。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3、“正是这样!”体现一种怎样的境界?(出示句子:每一家都……又看别人的花。

(1)如果此刻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自己的花被别人欣赏,自己又欣赏别人更多、更美的花。你心中会有什么感觉啊?

(2)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付出,共同享受美丽的境界是多么和谐啊!文中哪八个字概括了这境界?(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释了我为人人。……那么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解释的又是人人为我。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吗?指名说。(卫生值日、班级图书角、植物角、做手抄报等)

(二)感悟美丽。

师:美丽是没有国界的。有了“人人为我”的前提,才有“我为人人”美好境界。季老先生重游德国时,回答迎接他们的主人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想想:什么变化了?唯独什么没有改变?“美丽”指什么?(拓展阅读)

三、“写一写”回顾全文,(课件65、66)再次体会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推荐季羡林作品:《季羡林文集》、《留德十年》、《病榻杂记》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德国 奇丽奇特

花团锦簇人人为我

姹紫嫣红我为人人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XXX大学教授 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接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 人 为 我,我 为 人 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德国街头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是五年级第下册第八组“异域风 情”中的第一篇课文,根据年段目标、单元训练目标及本文写作特点,本课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民族风 情特点的,同时积累优美语言。并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运用学法阅读其他文章。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德国民族风 情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3.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德国民族风 情特点的,总结阅读方法,并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拓展阅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感受德国民族风 情特点。

难点:通过各种语言训练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德国风 情特点的。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我们的祖国名山秀、大川奇,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 情。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眼睛和心灵还会发现异域的美、他乡的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请齐读课题。

2. 导读引路,明确任务。

(1)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先来看看单元导读,我们该完成哪些任务呢?

PPT: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 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 情特点的。

(2)学生默读导读提示,自由汇报。

(3)教师小结:咱们不仅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这种特点的。(板书:抓内容、识风 情、品语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做这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小结学法。

1. 学习生词,正确书写。

(1)相信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老师先来检查一下文中的生词。

课件出示生词:脊梁 真切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2)指名读生词,教师相机强调生字的读音。(预设:提示轻声“梁”,多音字“莞”、“应”。)

(3)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书写。

2. 逐段轮读,明确段意。

学生轮读四个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预设:指导读好长句“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

3. 把握大意,小结方法。

(1)学生借助每一段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结用“合并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浏览课文,粗知风 情,小结学法。

1. 学生浏览课文,圈画出能说明德国风 情特点的关 键 词。

2.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归纳板书:奇丽,奇特。

3. 指导朗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4. 小结抓关 键 词体会的方法。

(四)默读圈画,直奔重点,再悟风 情

1. 课文中的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德国的这种风 情特点呢?请看学习提示:

PPT:默读二、三自然段,画出能体现“奇丽”、“奇特”的语句,并结合关 键 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借助提示自学,同桌交流。

(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感受风 情。

学生在充分自学,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自由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体会相关词句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朗读,积累语言。预设如下:

预设A:抓关 键 词,品养花方式之“奇”。

PPT: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学生抓住关 键 词自由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2. 品“脊梁”,感受风 情之独特。

(1)还有哪里写出了德国独特的风俗习惯?(板书:花的脊梁)

(2)指导“脊”字的写法。

(3)学生对照图片描述“花的脊梁”。

(4)对比句子,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茎微微向外弯曲,叶子挡住了整个花瓣。

3. 指导朗读,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预设B:想象画面,品街头景色之“奇”。

PPT: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 道上,应接不暇。

1. 想象练笔,体会词句表达效果。

(1)生自由读文段,并说说从哪些词感受到德国风景之奇丽。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