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

2021-03-04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工作总结
摘要: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3月18日上午10时,当网友“走饭”在新浪微博发出这条消息时,它的主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自从微博诞生后,我们见过太多的“直播自杀”秀,渐 ...(全文共:6187字)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3月18日上午10时,当网友“走饭”在新浪微博发出这条消息时,它的主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自从微博诞生后,我们见过太多的“直播自杀”秀,渐渐地,人们甚至开始麻木和冷漠。有人说,管她的呢,肯定死不了。但真的有人,并不想做这样一场秀。她想平静离去。

  17日晚上,XXX金陵科技学院,北区宿舍04栋5楼的阳台上,大四女生小马通过上吊结束了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第二天,上午十点,小马的新浪微博账号“走饭”突然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小马的室友说:“这条微博应该是她决定自杀前通过时光机发布的。”时光机是一款工具,可以通过它提前写好微博,再按预设的时间发布。到昨天晚上8时,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了超过4万5千次,网友说,这是“从另一个世界发来的微博”。

  自3月14日起,这名叫“走饭”的网友就在微博中连续几天不断发微博告诉网友她患有抑郁症。17日晚,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18日,“走饭”通过时光机预设的微博发布出来,内容为:“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据悉,死者“走饭”系XXX某高校学生。在其自杀后3月19日凌晨1:32,“江宁公安在线”发布微博证实,该女生已经遗憾的于17日晚间去世。“经初步调查,警方确认其为自杀。”

  3月19日10:40,“走饭”生前喜欢的女歌手周笔畅发表微博,送别了这位女孩:“我能理解你。也但愿你以后的每个人生都能开心的活。安……”从“走饭”的微博以及个人网志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她生前喜欢听周笔畅的歌曲,并曾分享过周笔畅的歌曲《对嘴》。

  摘要: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对XXX高校近三年来20所高校的20起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在全国高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稳定和家庭完整,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对XXX高校近三年来20所高校的20起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座谈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一、20例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

  对象:20例大学生自杀案例,男生9例,女生11例。

  类别:专科生3例,本科生13例,研究生4例。其中,专科生大一1例,大三2例;本科生大一4例,大四5例,大二2例,大三2例;研究生研一2例,研二1例,研三1例。

  家庭情况:家庭溺爱8例,亲子关系恶化7例,其中父母离异及父母关系不和6例,家庭成员关系正常3例。家庭经济贫困8例,家庭经济条件优越1例,经济情况一般11例。家族病史中父母患精神疾病6例。其中母亲因精神分裂失踪、自杀各1例。

  自杀应激源:恋爱受挫5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0例,抑郁等精神障碍4例,身体残障1例。

  精神疾病状况:精神、心理障碍13例,其中抑郁障碍4例,另有3例的精神问题未知。

  学科门类:文科8例,理科3例,工科7例,其他2例。

  生源性质:城市应届8例,城市往届3例。农村应届5,农村往届4例。

  学习成绩:优秀7例,良好3例,中等6例,差4例。

  自杀地点:校内12例,家里2例,在校家之外6例。

  自杀方式:坠楼11例,服毒5例,自缢3例,投水1例。

  自杀时间:春季11例(2-5月),学期末3例,重大节假日(元旦、圣诞)4例,其他2例。

  20例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表明。自杀大学生与出生于城市、农村以及学科门类没有太大关联,与学习成绩好坏以及性别因素也没有必然联系;然而,与家庭状况有着比较紧密的关系。与自身的精神疾病及人格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绝大部分有着直接的自杀应激源。发生自杀的年级,从大一至大四均有可能发生,其中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的概率明显偏大。研究生的自杀率近年也呈上升趋势。自杀地点上,以校内为主,校外自杀的偶然性较大。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坠楼是最主要的方式,尤其是学校的宿舍楼。在季节性上,以春季为第一高发期。其次为重大节假日(元旦、圣诞、五一、十一),再次为学期末。

  二、20例大学生自杀案例自杀原因的分析

  自杀是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极端方式,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心理等复杂原因。

  1、精神及心理障碍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0例个案中,抑郁症和其它精神、心理障碍共占自杀人数的65%,其中抑郁症为20%。数据表明自杀与精神障碍,尤其与抑郁症有很大的关联。实际上,凭上述的数字很可能低估了现实情况,因为一些学生中学时就有精神疾病,家长为了孩子顺利进入大学而隐匿不报,还有自杀发现后家长不承认的。某高校男生在高一时就患有抑郁症,坚持服药直到考入大学。因担心同学发现而自行停药,结果抑郁症的症状日益加重,最后坠楼自杀。事后学校从亲属那里了解到家长因担心学校知道孩子的病情会让他休学,所以隐匿未报。

  2、复杂的家庭状况所导致的巨大心理压力

  20例个案中,大部分家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家庭氛围的恶化,如父母关系不和睦、离异、再婚、或突发事故去世等。某高校学生黄某。父母关系紧张,多次闹离婚,该生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自杀前已对人生彻底绝望。二是亲子关系恶劣。某高校学生陈某与父亲关系紧张,在遗书中写道: “我非常恨你,从小我就发誓长大后只管妈妈不要你。”三是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压力非常大。某重点高校学生李某,在中学时是班上的“尖子”,进人大学后,家长希望该生能保研。但该生成绩达不到,便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最后选择了自杀。四是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适应问题。某本科高校学生张某家庭非常困难,读预科开始即欠学费,升人本科时经“绿色通道”得以报到注册,但该生长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走不出贫困的自卑阴影,最后选择了自杀。

  3、性格和人格缺陷所带来的自身困境

  现代社会急剧变革,社会压力不断折射到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与就业压力普遍加大,各种压力长久得不到缓解,随即出现性格和人格缺陷,如失落、自卑、紧张、焦虑、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严重者郁闷、惶恐、自我封闭,甚至出现妄想、幻觉,最终以自杀方式寻求解脱。大学生常见性格及人格缺陷:一是内向,封闭,自限;心理上的时间和空间在过去,没有未来,视野狭窄。某高校女生吴某,失恋后,情绪低落,常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也下降很快,这也使得她更加封闭、自限,最终选择了坠楼自杀。二是过度自卑。某高校男学生李某,体育成绩不好,性格内向。一天,全班上体育课,老师将他和一名女生排在一组,结果他没有跑赢这名女生,引起在场同学的哄笑。从这以后,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最后选择了自缢。三是边缘人格障碍,冲动无控制感、行为不可预测、经常以自杀自伤来威胁控制他人。某高校女生余某对其男友苛刻,要求除上课外的时间都要陪着她。两人时常为小事争吵,她认为男友不在乎她,曾多次以自杀威胁。其男友提出分手后,她在痛苦与绝望之中再次希望以割腕自杀来挽回,由于情绪激动无法控制,最终从宿舍楼坠下。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