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2021-02-14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 ...(全文共:8364字)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⒈突出进行做人习惯养成教育

  低段:要求学生衣着整洁,语言文明,会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能与同学友善相处,尊敬师长。

  中段:要求学生做到诚实,不说谎话,团结同学,尊老爱幼,衣着美观,语言文明,不说脏话、粗话,热爱集体。

  高段:要求学生做到言谈举止符合学生身份,衣着得体,乐于关心别人,具有强烈的爱心,为人正直。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气馁。

  ⒉突出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逃学,上课专心听讲,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书写工整,写字姿势正确。

  中段: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能准备好学习用品,善于观察、思考,乐于动手,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作业认真整洁。

  高段:要求学生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能按时回家,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勤于自学,能采取多种方法阅读,善于总结。

  ⒊突出进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要求学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认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爱惜粮食,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不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中段:要求学生节约水电,平时做到早晚刷牙,坚持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注意安全,防火,防水。

  高段:要求学生不比吃穿,不乱花钱,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防触电、中毒,遵守交通法规,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⒋突出进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

  低段: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值日工作,能主动拾果皮纸屑。

  中段:要求学生学会洗碗、扫地等家务劳动,衣服物品摆放整齐,能学会简单的种植,能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高段:要求学生学会收拾房间、洗衣等家务劳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护环境。

  三、教育原则

  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发展,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培养人、熏陶人、养成自觉维护的行为效果,拓宽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同时,积极利用节日、纪念日、重大仪式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2.注意教育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努力使青少年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唤醒大家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遵循《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上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正面教育。要在班级、年段、学校等不同范围内树立学习的榜样。

  4.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在认知与行为上由大化小、由小化细,由易到难、先急后缓,从有形到无形,从校内到校外,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

  5.力求教育观点的一致性。要以《规范》、《守则》等为依据,把养成教育的任务分解和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及校内外各种活动之中,使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各年级德育目标、内容要求、实施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和调合诸教育因素,达到教育效果的整体优化,努力做到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衔接。

  6.抓好六个结合。通过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育与训练相结合,养成与矫正相结合,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学雷锋、争做文明青少年相结合,与转化后进生相结合,与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不断深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活动安排

  第一周:

  教育主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⒈制定活动方案

  ⒉出一期橱窗。办班报。

  ⒊各班召开班会,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上交班会纪实。

  第二周:

  教育主题:我的事情我来做

  1、根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附后)为学生制定出评()分标准,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由家长为学生打分。

  2、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班级的评比。(即纪律红旗班、卫生红旗班的评比。)

  第三周:

  教育主题:我学习我快乐

  1、根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附后)为学生制定出评分标准,发放到学生教师手中,由教师为学生打分。

  2、召开班会,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开展一次优秀作业展览。

  第四周:

  教育主题:文明行为向我看齐

  1、 语言美

  各班利用晨会时间,再学文明礼貌用语,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

  2、行动美

  (1) 升旗奏国歌时,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会唱国歌。

  (2) 集会、做操时,做到“静、快、齐”

  (3) 不打架、不骂人,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听到“请进”或看到示意方可进入,

  (4)出入教室不拥挤,慢步轻声靠右行。课间守秩序,做有意义的活动。

  (5)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交给老师。

  (6)学校来客人时,主动给客人让路,主动问候客人。

  (7) 主动承担班级、学校的劳动任务,不怕脏、不怕累。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主动捡拾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9)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的小乘客、文明的小顾客、文明的小游客、文明的小观众。

  3、学校将举行一次“文明在我们身边”征文,书画()作品大赛,并举办展览。

  五、其他要求

  1.制订方案,科学实施。各班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坚持从每一天抓起,从每个孩子抓起,从每件小事抓起,让好习惯伴随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宣传发动,全员参与。要充分依靠橱窗、班报、等形式,有效组织和引导讨论,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人人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教育氛围。好的做法要积极向新闻媒体投稿。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将把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摆上议事日程,做到长抓不懈。各班要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全员参与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工作网络,加强考核,落实奖惩措施。

  4.抓好评价,强化考核。学校将把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会议作为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内容,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了解班级教育活动情况。积极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与“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班级和示范班级”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德育工作考评制度,并把检查督导和考评结果作为评比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要通过检查督导推出一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典型。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检查各项常规的落实、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3、重视环境熏陶,努力建设楼层良好的风气,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要求与措施

  1、随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加强班小组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引导。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制定实施计划

  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二)、引导队员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成果

  1、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一、指导思想

  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礼仪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礼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通过人们的言谈举止,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与涵养,直接影响人们事业的成败。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破坏公物现象时有发生等。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既是长期的战略目标,又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研究,我校决定在本月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主题活动,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