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2021-02-02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其他
摘要:  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展示的课例——吴正宪老师的《估算》。课堂直接导入主题。“学习估算时遇到过什么困惑,困难?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导入既开门见山,又启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吴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一开始就把学习的 ...(全文共:3122字)

  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展示的课例——吴正宪老师的《估算》。课堂直接导入主题。“学习估算时遇到过什么困惑,困难?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导入既开门见山,又启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吴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吴老师出示的几个情景都来自于生活:青青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感觉自然,贴近自己,有趣也有用,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值得赞赏的还有,上课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估算?”“估算有什方法?”“什么时候用估算?”“为什么要估算?”“估算有什么用处?”在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中不留痕迹的一一做了解答。

  估算大象的的体重,是课堂的高潮,也是这节课最精彩之处。吴老师没有去干预、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自由的尽情地发挥。让学生自己归纳方法。于是课堂沸腾了,各种方法一一出现: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四舍五入,调凑估。创新思维的不断涌现。吴老师没有说过多的话,去干预学生,而是关键时去引导。对学生每一种方法给予肯定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比起物质奖励,要长久得多,自然达到乐学的目的。

  追问是本节课又一个特色。数学的根本之一,是寻根问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吴老师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请看一个重难点的破解:和一个学生的对话。

  师:“结果没出来,但思路已经有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比较准确地往大估。”

  师:“比较准确地往大估,这话很有分量!啥叫准确?你把它看作什么?”

  生:“我把它看作整十数。”

  师:“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都是一个一个的整十数,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标准,,你为什么把328作而看作330,而不看作320呢?”

  生:“看成320就变小。”

  师:“也就是说,当个位上是8,你就往上怎么样啊?”

  生:“往上估,往大估。”

  师:“那你把352看作360了,是吗?把352看作350更好,还是看作360更好一点。”

  生:“350.”

  师:“你想改过来为什么你变化了?为什么你改成350?”

  生:“我用四舍五入法。”

  师:“当个位上是2”

  生:“往下估,往小估”

  师:“7呢?”……

  最后总结1至4往下估,5至9往上估。

  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追问,学生不但学到了方法,而且化解了难点。

  总之,吴老师的课堂师生融合,学生在互动中求知,既轻松掌握了知识,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能力。我受益匪浅,将来在课堂上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光从书本上获取数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应用于课堂。

  一、问题设计时考虑到了学生兴趣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呈现情境图后,教师提问:你会不会把9个面包分给4个小朋友?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