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农村“留守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21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  20**年,青海省妇联在海东地区循化、华隆、乐都等县进行调研,并且在西宁市部分学校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问卷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占44.6%,至少有一方在外地打工的占55.4%,在省内打工的占18.4%,在省外打工的占81.6%,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不清楚父母 ...(全文共:11614字)

  20**年,XXX省妇联在XXX地区循化、华隆、乐都等县进行调研,并且在XXX市部分学校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问卷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占44.6%,至少有一方在外地打工的占55.4%,在省内打工的占18.4%,在省外打工的占81.6%,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不清楚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20**年3月1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留守儿童占农村适龄学龄就学儿童数的47.7%。

  1XXX省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XXX省由于地理环境,本身就是较落后,有劳动力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就剩下了孩子和老人,老人本身就不懂文化。再加上当下农村的教育令人堪忧,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配备和师资力量配备上远远不足于城市。这些导致了留守儿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1)缺乏正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跟不上,加上对子女教育的机会少,可能一年中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回来,也常常是忙于即里面的一些琐碎事物,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导致留守儿童在早期和亲情方面缺乏了大量的教育,导致孩子们因为长期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和家庭带来的幸福感,缺乏与家长的感情交流,从而导致了有些不良行为不被家长发现而得到改善,最后容易走上不乏犯罪道路。即使有隔代监护人,也会因为思想落后,文化程度较低,不会因材施教,也不愿意聆听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对自己的孙子孙女长期的娇生惯养,孩子的心理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导致了孩子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调查显示,本文作者作为一个XXX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由隔代监护人抚养长大。比较内向,而且不善于与人交流,由于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对亲情比较单薄。(2)农村教师少流动大。由于XXX省经济欠发达,而且交通不便,只有少数大学生毕业后去支教,有文化的人多半是走向大城市,开阔眼界。再加上是农村,师资力量少之又少。比如XXX省民和县李二堡镇张家湾村小学老师都是同村的,平均年龄有四十五岁,有的也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普通话连一句都不会。上课也是用当地的方言,所以当地小学生在上初中之前都不知道还有一种语言叫普通话。有关资料显示:西部地区获得教师证书的学前师资还不到总体师资的三分之一,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也刚刚三分之一,而两证都没有的教师占全体老师数的五分之一。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会被留在家里面。父母认为,老师都没有太多的文化,他们能把孩子们教的好到哪儿去,还不如留在家里面,帮着爷爷奶奶干点农活,而父母在外打点工,家里的基本收入就得到了保障。不会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就着眼于当前的利益。据调查走访了解到,XXX省XXX市民和县留守儿童庞心所述,他刚读了个二年级,都还大字不识几个,父母就让他辍学,留在家里面,帮助奶奶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因为不认识几个字,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完全不同。他性格孤僻,见了别人,从来不问候,一直都是低着头,看起来有点自卑。而且很野蛮,等他稍微长大了些,就外出打工,但也是因为不会说普通话,没办法与别人交流,最后还是回家了,现在也一直都在家待着,回到了以前的生活。(3)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据国家权威调查显示,百分之五十七的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的心里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查率为百分之四十七点七,中度为百分之九,重度为百分之零点三呢。有关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在外打工有着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在外面的时间越长,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对孩子们的关爱非常的少,使得孩子们在心理的上的发育不健全。在遇到事的时候,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导致孩子们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隔代监护人缺乏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让孩子们的性格肆无忌惮的发展,也因为长期缺乏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没办法得到释放,而且孩子们对爸爸妈妈会有或多或少的失望,导致留守儿童的情绪得不到更好的控制,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而感到焦躁不安,情绪失控等等,在遇到问题时,也不喜欢与老师和爷爷奶奶进行交流,心理的压力没办法获得调节,因为长时间的负面情绪难以得到排解,最后孩子们就变得烦闷,缺少寻常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由于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他们也不愿分享,使得他们变得焦躁不安,抑郁,或者更喜欢些沉默,从而在成长中缺少了快乐,对学习也不感兴趣,更没有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4)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出现了问题。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在留守儿童中,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与同龄的孩子交往时,他们都会十分的胆怯,而且从来不主动。而对于初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他们却与年龄较小的孩子正好相反,他们较喜欢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流,可能是父母常年的不再叫,得不到父母的细心照顾,他们更倾向于在同伴中获取情感的寄托。但是对于在长辈的交谈中,留守儿童表现的态度大多为羞怯害怕,不能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隔代与儿童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代沟,对于不同的事情上他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导致了孩子们在沟通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2.1加强父母的情感呵护。留守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父母爱的渴望。即使再好的教育环境也比不过自己的父母在身边好,所以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让你的孩子吃饱穿暖,他们更需要的你们的爱。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教育重视起来,放在第一位,解决面临的问题,尽你最大的可能把孩子带到你自己的身旁。把收入与孩子的教育问题处理好,不能因为眼前的这些利益蒙蔽了你的双眼。来换取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确实没有条件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当你有闲暇时间的时候,少玩几分钟的游戏,多给自己的孩子打打电话,问问他最近的学习怎么样,生活怎么样,是不是受到欺负了?让他们感觉到其实爸爸妈妈就在我身边,一直关心着我,这样孩子们也不会太孤单,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心理问题了。多跟学校老师沟通,问问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常回家看看,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状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2.2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当前没办法变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要强化当局的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抬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增添城市教学举措,改进农民工后辈的就学前提,将收费标准下降。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办寄宿制或者假期学校等,为农民工将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造成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不仅仅是道德的约束的不够,也是因为XXX省的落后,和社会关注度的不够,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要加强父母对孩子的监督,照顾、和教育方面的责任,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加强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保障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学校应当按照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开设几个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教师,一星期中多交流几次,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惑,培育其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能健康发展。2.3强化农村的师资力量。XXX省地区农村的师资力量特别薄弱,普遍存在教师文化匮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上教师也占据了一大部分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和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才能带领孩子们共同发展。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个心理辅导站,老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辅导。对那些留守儿童中成绩不太理想的,可以进行高年级带动低年级,老师带动高年级的一帮一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成绩,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学校要开展有关文体和有益身心健康,让孩子们把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加强自身的教育。也可以请一些著名的学者、各种模范人物来学校作报告,给孩子们传递一些正能量。从自己的亲身实例中出发,来指引孩子们有积极向上,发奋图强的精神。比如:劳动实践活动、文明礼仪活动,诗歌朗诵等等,帮助孩子们增加生活的乐趣。2.4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和知识,趣味,操作融为一体的,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开设心理邮箱,电话询问、信件询问,开创亲自热线,设立板报,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教育专栏等。让孩子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而且使得情绪得以控制,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自身来得以解决。

  3结论

  本文针对XXX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亲情的缺失,也有教育质量,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等等因素。在教育方面主要还是家庭和学校方面的。监护也同样,包括隔代监护人和老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亲情,教育和监护是最不可缺少的。亲情离不开家庭,而家庭和教育离不开社会,所以要加强这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而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用解决孩子们在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并不单只一方面,他们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还需要相关部门给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让留守儿童不在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

  参考文献

  [1]20**年,XXX省妇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到XXX地区乐都县、循化县、化隆县进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研.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4]朱玉鲲.XXX省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2012.6.

  [5]牟克孝.XXX省农村教育失衡问题及对策.

  [6]韩婉姝,王龙淼.XXX省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

  [7]赵凤.XXX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2009(4).

  [8]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光明日报,2015.6.

  [9]苏鹏举.例析XXX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2016.1.

  [10]王亚男,刑春武.XXX省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研究,2015.10.34(5).

  作者:孙维卫 崔基哲 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继而形成“民工潮”。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种地,新一代的他们从一出生就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影响,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改变[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由此而产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时至今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庞大,出于对儿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儿童总数为2790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6103万人,占全国儿童总人口的21.9%。留守儿童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加上家庭生活条件等差异,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物质生活、教育发展、生理健康等方面都难以得到保障,往往引起很多社会问题。[2]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的形成是农村家庭、学校、社会、经济体制与人口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以后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等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归纳研究,整理留守儿童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也可以为以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奠定基础。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相对于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溺亡、性侵、跳楼、打架等留守儿童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是社会问题,引起了家庭、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3]。闭德干以某国家级特级贫困县为调研区域,该县留守儿童数量较大,共有31680人,占该县儿童的3/5。而根据该县儿童安全事故数量比例来看,留守儿童占了86%,远高于非留守儿童数量比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隔代抚养,家庭监管缺失,相比于正常家庭成长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更频繁、尖锐。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学校、社会更多的关爱,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艰难,面临的心理困惑也更多。“留守儿童”更易存在人际关系障碍、学习问题、个人问题及情绪问题,依赖性太强、社会适应性差,同时还出现敌对心理、自卑等其他问题。[4]赵小燕、邱云等通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XXX省XXX市涪城10所中小学1156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156名儿童中父爱缺失留守儿童545名、非留守儿童611名。留守儿童的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评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学校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同伴关系满意度、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总分评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

  在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调查中,随机抽取二十份文章对其进行分析,有6份明确表示希望做一个平凡的人。在儿童本来应该对梦想无所顾忌的年纪,他们却向往平凡,这可能不是一种成熟过后的冷静知足,而是对自己的自卑、对人生的一种悲观。大部分孩子在阐述梦想时展现出“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态度,而不是常态下儿童无所畏惧的表现,家庭成长环境中缺失父母的鼓励陪伴有可能是造成这种悲观、不自信的主要原因。同时留守儿童的职业梦想多集中于老师、医生,一方面这和他们窄小的人际接触面有关,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对于教育和医疗也许比我们想象中要渴望得多。对未来的迷茫感也充斥在孩子们的表达中,但这种迷茫感也呈现消极悲观的态度,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不符合年纪的焦虑。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