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新媒体运营教学大纲

2020-12-10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  1.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与新闻学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专业知识:这一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传播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全文共:6099字)

  1.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与新闻学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专业知识:这一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传播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新媒体的运用能力。

  基本素养: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新媒体人才,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2.课程目的与任务

  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掌握新媒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提升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水平与能力。

  课程的任务:一是让学生熟悉并了解新媒体传播的普遍规律;二是让学生熟悉并了解新媒体的类型;三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的看待与使用新媒体,能够在新媒体平台发表个人作品,从而为学生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内容简介

  《新媒体导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概说;网络新媒体的类型与发展历程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杂志等;手机新媒体的类型与发展历程比如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视、即时通讯等;电视新媒体的类型与发展历程包括数字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产业与媒介融合。

  4.理论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新媒体的定义与发展历史;理解各类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学会分析新媒体的社会影响,正确看待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发表个人作品。

  5.实践教学要求

  实验(上机)学时32应开实验项目个数8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学时分配实验类型备 注

  1门户网站必做4综合性

  2搜索引擎必做4综合性

  3虚拟社区必做4综合性

  4网络视频必做4综合性

  5网络文学必做4综合性

  6博客/播客/维客必做4综合性

  7即时通讯必做4综合性

  8数字电视/IP电视必做4综合性

  6.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经典案例分析法。

  7.主讲教师简介和团队成员情况

  主讲教师简介: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朱琳,毕业于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文学硕士,讲师。

  1.教学方面:20**年以来承担《新媒体导论》、《影视导演》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2-2013学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优秀;2013-2014学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优秀;2014-2015学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良好。20**年、20**年、2015、20**年分别获XXX师范学院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0**年被评为XXX师范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年被评为XXX师范学院“师德建设先进个人”、XXX师范学院“优秀教师”;20**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影视专业课程建设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同年被评为XXX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2.科研方面:在《传媒》、《青年记者》、《电影文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五篇,其中北大核心+南大核心扩展版两篇,北大核心七篇,参编教材一部。项目方面:迄今共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三项;主持地厅级项目六项,参与三项,获奖一项。

  教学团队成员

  姓名性别职称学院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责

  8.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讲(部分)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R理论/□实践学时 2

  1.一级知识点:新媒体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新媒体的构成要素

  3.三级知识点: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第二讲(部分)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R理论/□实践学时2

  1.一级知识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2.二级知识点: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3.三级知识点: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讲(部分)新媒体的影响R理论/□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新媒体如何改变了媒介生态

  2.二级知识点:公共领域与公民新闻

  3.三级知识点:数字鸿沟与数字机遇

  第四讲(部分)媒介融合R理论/□实践学时5

  1.一级知识点: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类型

  2.二级知识点:媒介融合的条件与特征

  3.三级知识点:媒介融合的案例

  第五讲(部分)新媒体的失范与管理R理论/□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新媒体的失范现象有哪些

  2.二级知识点:新媒体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经营

  3.三级知识点:网络舆情的监管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六讲(部分)门户网站□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 门户网站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 门户网站的发展以及案例

  3.三级知识点: 门户网站的类别

  第七讲(部分)搜素引擎□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 搜素引擎的定义与技术原理

  2.二级知识点: 搜素引擎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 搜素引擎的种类

  第八讲(部分)虚拟社区□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 虚拟社区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 虚拟社区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 国内与国外虚拟社区的比较

  第九讲(部分)网络视频□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 网络视频的定义与经典案例

  2.二级知识点: 网络视频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 网络视频与视频网站

  第十讲(部分)网络文学□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 网络文学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 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改编

  第十一讲(部分)博客/播客/维客□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博客/播客/维客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博客/播客/维客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博客/播客/维客的国内与国外的对比

  第十二讲(部分)即时通讯□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即时通讯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各类即时通讯的区别

  第十三讲(部分)数字电视/IP电视□理论/R实践学时4

  1.一级知识点:数字电视/IP电视的定义

  2.二级知识点:数字电视/IP电视的发展历程

  3.三级知识点:IP电视的未来前景

  9.课内外讨论或练习、实践、体验等环节设计

  1.课内外讨论教学目的:通过课内外讨论,使学生理解新媒体的定义,掌握新媒体的类型与传播特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2.课内外讨论教学要求:分小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交流。

  3.作业:以学生自学二级、三级知识点的理论为主。课堂提问,考察自学情况。

  4.教学时数分配。以课外讨论、自学为主,课堂进行提问、发言。不过多占用课上时间。在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部分占平时成绩。

  10.考核和评价方式

  考核和评价方式:考查课。

  考核形式:开卷。

  总评成绩=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20%+期中考查*20%+期末考试*60%。

  1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年

  教学参考资料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年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