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关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最新

2020-11-29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其他
摘要:  20**年底,宜宾市91%的贫困人口已脱贫、90%的贫困村已退出、80%的贫困县即将“摘帽”。但要巩固提升和完善后续扶持措施,实现稳步奔小康,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有的贫困群众主动致富意愿不强,过度依赖帮扶政策,想继 ...(全文共:6932字)

  20**年底,XXX市91%的贫困人口已脱贫、90%的贫困村已退出、80%的贫困县即将“摘帽”。但要巩固提升和完善后续扶持措施,实现稳步奔小康,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有的贫困群众主动致富意愿不强,过度依赖帮扶政策,想继续当低保户,想占有公益性岗位,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的现象;有的贫困群众传统思想、落后观念根深蒂固,环境卫生、红白事等旧习惯、旧风俗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个别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和扶贫干部依然有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现象;有的贫困群众自身有发展潜能,但由于帮扶措施不精准,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充分激发出来。

  二是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相比贫困村,非贫困村由于缺少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的支撑,特别是一些地处偏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非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在道路、饮水、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动态监测方面,非贫困村的部份收入刚刚越过贫困线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机制尚不完善,一旦缺少支持,返贫或新增贫困现象的机率增大。

  三是对标补短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无准确有效的关于如何筛查问题、如何评定或认定、如何做好项目和资金的有效储备、如何帮扶解决的办法和机制。既要对达标、不达标的问题情况进行监测,也要对对标补短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看是否真正消除、消除的质量如何、群众的认可度如何。但一些地方在“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中不知道该干什么,对标工作不知道该何处着手,“见子打子”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增收“造血”能力不稳定。一些脱贫群众的收入构成不合理,转移性收入占比很大,有的甚至超过了50%以上,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不到20%,一旦缺乏政策支撑,返贫风险较大。同时,由于一些地方的产业缺乏统一规划,组织化程度低,市场接入不好,带贫益贫机制弱,导致农村支柱产业同质化严重,缺乏产业发展特色且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偶有发生。

  为此,建议:

  一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激发“两个方面”。从思想上激发主动意识,在现有的感恩教育、“红黑榜”评比、文化熏陶、宣传身边典型等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桥坎村试点“扶贫爱心超市”,明确文明友善、勤劳实干等14项具体“爱心”行为为积分项目,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敬老爱幼、诚信友善的意识。从发展上激发内生动力,针对每个村、每个家庭、每个贫困人口进行“私人订制”并动态调整。同时,不搞大而统的规划、大而全的培训,应针对实际采取“小班”作业,真正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二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均衡发展要抓住“两个协同”。既要抓住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协同发展,也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衔接。可以优先安排地理位置偏、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弱、少数民族较多的非贫困村以及少数民族村作为重点统筹发展村,按照脱贫攻坚的工作体制,纳入2019—20**年县区重点工作,安排相关领导和重点部门对口联系,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贫困村、非贫困村都要提前做好乡村振兴规划,通过组织联建、设施联通、产业联动、利益联结等方式,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实行村与村融合发展、乡与乡整体推进。

  三是动态监测及时补短要做到“两个兼顾”。既要做好已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测,防止出现返贫现象;也要做好边缘户及四类重点群体的监测,防止出现新的贫困现象。在已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上,重点探索建立边缘脱贫户识别、帮扶、监测、评估、验收工作体系。对2014—20**年已脱贫人口继续实行“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监管”的全面动态监测机制;并从脱贫户中选取8%—10%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主要是脱贫边缘户),建立“一户一册、季度一报、按时对标、及时补短”的动态监测工作台账。在边缘户及四类重点群体监测上,分部门分行业建立台账,定期对账,分析研判,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出现因灾因病等因素造成不达标情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通过政策兜底、项目覆盖、资金整合等方式,通过社会综合保障及时对标补短,防止出现和有效消除新增贫困现象。

  四是发展产业持续增收要着眼“两个联结”。充分发挥社会经营主体在产业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联结和市场对接、形成多方受益的紧密联结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搭台,积极引导社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推行“以购助扶”等扶贫模式,有效分担社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风险。可以借鉴高县早白尖茶业公司扶贫模式,创新实施产业扶贫、众创扶贫、基金扶贫、自助餐扶贫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形成产业到产品再到市场的有机衔接和“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近年来,县上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三比一提升”强化基础,全面推进“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特别是采取“双业双扶双防”措施,突出“产业就业”稳增收,强化“扶志扶智”增动力,聚焦“防风险防返贫”保成效,实行“总队长制”尽锐出战,全县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对村上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全市借鉴和推广。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20**年,高质量实现了12个贫困村退出、592户1926人脱贫,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超计划1.26个百分点。严格执行村、户退出程序,对标落实,确保真脱贫、脱真贫。计划退出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解决,安全饮水、安全住房、教育、健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等5项指标全部达标;贫困村通村路、集体经济、电力入户、安全饮水、标准化卫生室5项指标全面达标,贫困发生率低于3%,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一是产业扶贫方面。突出黑(茯茶)、白(奶畜)、红(葡萄)、绿(蔬菜)“四色产业”,把贫困群众像编辫子一样编在产业链中。建设雅泰模式羊场7个,新增奶山羊存栏1.5万只。打造形成了“王桥屈家香菜”“桥底刘孟樱桃”“安吴薛家番茄”等10个特色产业小镇,及“奋斗柿”“泾番一号”“布步高升”手工布鞋等一批特色产业品牌。

  二是就业扶贫方面。全县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19人,创业37人,审批开展就业培训328人,创业培训77人,先后举办招聘会1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500 余个,开发公益岗位安置580余人。全县建成社区工厂63家,吸纳群众就业9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16人。“遍地开花”的社区工厂,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危房改造方面。全面完成20**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5户,全部达标入住。全面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认定工作。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21个行政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新修通村通组道路45公里、村内排水阳沟6.2公里、架设高低压线380米、50KVA变压器1台。完成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44条69.7公里。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0个,所有行政村、农户安全饮水达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全县131个村1.1万户开挖,5300多户投用,其中贫困户900户,农村“厕所革命”名列全市前茅。

  五是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方便了贫困群众就医。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692名患长期慢性病患者全部签订了服务协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到位。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