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禁毒案例

2021-01-17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  案例一:  小丽从小聪明伶俐,4岁学钢琴,5岁学跳舞,并多次在市里比赛获奖。上学后,小丽先后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她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这玩意蛮好的,很刺激,吸后的感觉很好,不信你试试看!” ...(全文共:6496字)

  案例一:

  小丽从小聪明伶俐,4岁学钢琴,5岁学跳舞,并多次在市里比赛获奖。上学后,小丽先后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她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这玩意蛮好的,很刺激,吸后的感觉很好,不信你试试看!”在大学,小丽被一伙“朋友”带着学会吸毒。

  “第一次是在XXX的一家KTV,和一伙朋友在一起。”小丽说她开始还十分犹豫,但看到朋友都乐此不疲,心里就对毒品充满好奇,又羡慕他们的“潇洒”,于是动心了。

  “吸吧,没事的,好玩嘛。”朋友都说吸完后再好好玩一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说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在朋友的劝说下,她开始了第一口的尝试。

  之后,小丽渐渐成瘾,不仅精神萎靡,身体更是逐渐消瘦。不久,身陷毒害的小丽不得不退学,被家人送进了戒毒所。原本一花样女孩的锦绣前程被“朋友”的劝说给毁灭了,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案例二:

  小化今年28岁,已有8年的吸毒历史。第一次吸毒是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当年就读于重点大学,因为女朋友和他的分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毒品成为了他最好的安慰。

  吸了毒之后,他靠蒙骗父母,吸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后来开始到处借钱、骗钱。到家人、亲戚、朋友手中骗取不到后,则到某酒店做男公关。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第一口”竟是此时的同事王某所导致的。两人相聊甚欢,同事王某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老客户张姐。

  张姐也是吸毒者。至此之后,小化靠出卖肉体,从张姐那获得一点毒品,甘愿为她做牛做马。六年多来,小化对张姐唯命是从,从不敢有半分异议。

  “六年多来,你是怎么过来的?有没有想过这样太没有尊严了?”有人这样问他。

  小化苦笑:“还谈这些做什么。自从跟着张姐后,我从未想过尊严这两个字,想的只是不能没有她,也不能得罪她,否则不知道从哪搞到白面。”

  小化说他6年多来,在她面前一直是俯首贴耳,却免不了遭到她的谩骂和毒打。对他来说,只要能满足他吸毒的欲望就可以了,其他的无所谓。

  当公安机关将其送到戒毒所,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严惩时,小化才结束了过去那种没有尊严的生活。没有人会相信,小化这个一大学生,为了毒品会在一个半老徐娘面前做六年的奴隶。

  案例三:

  某医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品学兼优,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三好学生”,本应该学成后回报社会。但在一次偶然的浏览网页时,发现了毒品的暴利,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错位,财迷心窍,竟然与吸毒者合作,导致吸毒者变为毒贩子。自己靠着学生的幌子,在学校实验室里研制冰毒,并提供给吸毒者进行买卖,从全国优秀三好学生成为制毒、贩毒者。

  东窗事发后,他被判处了死刑。

  案例启示:警钟长鸣——毒品,吸一口毁一辈子

  不久前,某劳教所对全所的吸毒型劳教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吸毒人员在“抽第一口时”是出于好奇心,结果没有人能逃脱毒品的诱惑。

  小丽就是这样走向吸毒道路的,第一口:为了满足好奇心,为显身份;第二口、第三口……不得不吸,吸了舒服,吸了有精神。吸一口误入虎口,不仅吸低了成绩,吸坏了身体,吸光了财产,最终还把自己吸进了人生的深渊。“三好学生”蜕变为“瘾君子”,让人感叹不已。

  专家认为好奇行为表面是对毒品作用感兴趣,存在想认识清楚的心理倾向,但实际上却是吸毒者对自身行为放纵的托辞和借口。在好奇的背后,是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有效控制力。国内外的调查研究都显示,吸毒成瘾者在吸毒前多数具有人格缺陷,这使他们更容易走上吸毒道路,甚至有的走上“以贩养吸”一条龙的犯罪道路。

  的确,我们应该正确的把握好奇心,抑制诱惑。好奇是人的共同特点,对于没有体验过得东西,人们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但是,面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为由去尝试,否则,一辈子往往就会毁在那一口上。

  XXX市自愿戒毒中心的专家治疗过不少大学生吸毒者,他们说,有的大学生自以为不会上瘾,或者认为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力,即使成瘾了与别人不一样,是能戒掉的。还有的抱着“你说危险我偏做”的逆反心理,结果成了毒品的俘虏。

  专家说,除了“好奇、试试”之外,精神空虚是吸毒的又一大原因。精神空虚也给了毒品可乘之机。“成长的烦扰”谁都逃避不了,成绩下滑、家庭矛盾、恋爱受挫……于是,为了寻找安慰、派遣烦扰,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毒品。小化就是为了精神上的刺激才沾染毒品的,继而精神和肉体上都产生了对毒品的强烈渴望和依赖。

  从小化的例子中,我们应该悟出,必须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尽人意的事情都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为恋爱使得自己的学业成绩下降、交际范围缩小、思想意识受挫等。遇到问题要多和家人、老师、同学、朋友沟通,或者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来排解烦扰,绝对不要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回避困难。当别人用毒品来引诱你、安慰你时,一定要意识坚定,坚决拒绝。请相信:挫折和困难是暂时的,战胜挫折和困难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毒品的危害是长久的,一朝吸毒将终身遗憾。

  可悲的是,有的大学生觉得摇头丸之类的根本就不是毒品,甚至把吸毒看成时尚、有个性。更有甚者,一些女孩子居然听信吸毒可以减肥、美容而毅然下水,殊不知吸毒是违法行为,是在往绝路上走!

  吸毒与犯罪的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吸毒者每月耗费的毒资起码在1万元以上,而且一旦成瘾,剂量还会越来越大。吸毒者为购买毒品耗尽收入,继而变卖家产,甚至偷窃、抢劫、拐骗、卖淫、杀人,祸及家人,危害社会。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额大小,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大学生而言,这绝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毒品,我们永不能沾!

  大学生远离毒品的最好防线之一,就是:牢固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一是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要走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是苦,也许是甜,也许是喜,也许是悲,也许是成功,也许是失败,但你都要勇于负责,不能逃避,更不能用毒品来麻醉自己。

  二是对家庭负责。我们是否清晰地认识到:你就是家庭的希望,就是家庭的中心,家庭都以你的荣辱为荣辱,以你的得失为喜悲……对家庭责任来说,你要尽奉养孝敬父母的义务,尽关爱家”的义务,尽教育子女的义务,尽勤于家务的义务……

  三是对社会的责任。人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属性,这样就决定人必须对自身所存在的环境承担一定的责任。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关心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要关心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关心文化教育,要关心环境保护……对社会,我们应该要尽献爱心的义务,尽尊老爱幼的义务,尽共铸中国梦的义务……应当恪守各种公共道德的义务,应遵守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法规等。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