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2021-01-10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构建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思想支撑离不开李怀源校长提到的“单元整体课程”的三个理论基础.一、哲学观念――单元,单元整体课程以“单元”为基本的课程单位和教 ...(全文共:5810字)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构建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思想支撑离不开李怀源校长提到的“单元整体课程”的三个理论基础.一、哲学观念――单元,单元整体课程以“单元”为基本的课程单位和教学单位.二、思维特点――整体.单元整体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突出学习过程的整体性,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这种课程设计,符合中国人思维的基本特征.三、学习方式――自我反思.整个单元整体课程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同样作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两年来,它借鉴了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想法,并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生成、发展.

  这两年来,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经历了很大的困惑.作为一个系统性、连贯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将一个单元的内容整合?几个信息窗内容整合到一起,学生能否理解消化吸收.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编写成一本《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这是来自一线学校和一线教师的课改经验总结.这本书,体现了课题提出者对教学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体现了一线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一线教师对数学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实践.

  二、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正是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们有了以下收获:

  (一)整合思想的优势

  1.数学思想的渗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有了整合这一思想,老师在教学时会深入考虑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它在这一册中,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例如:XXX版五上《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数学转化的思想是整个单元的灵魂,所以老师无论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是“求三角形的面积”、“求梯形的面积”都会注重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会在教学时仅仅停留在掌握计算公式这一浅层面.学生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会求这些多边形的面积,他们会逐渐的利用这一思想解决其他的问题.

  2.教学方法的整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以XXX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为例,整个单元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了整合的思想,会让老师们深入考虑几节课的共性.由于是初步认识分数,学生很难理解,所以直观教学是处理这一单元很好的方法.有了这一整合点,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对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起来就轻松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会明确起来.再比如,XXX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凑十法是这一单元的核心,整合点.所以老师在教学“九加几”这一课时,就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刻体验凑十法对计算带来的简洁,从而为后面的几节课做好铺垫.

  3.数学内容的整合,节约了教学时间

  整合的思想利于教师敢于打破教材的编写.例如:XXX版五年级上册《统计》这一内容,本册是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放在了下册.这两个内容联系紧密,跨度不大.学完单式折线统计图后,引申一下学生就能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时老师可以把两个内容放在一起,不必留到下一学期.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又节约了时间.

  4.整合的思想,加强了老师对教材的把握

  单元整体教学的提出,让老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个单元、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数学发展这一高度去考虑,那老师就要至少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把握到位,所以促进了老师平时的学习,加强了老师对教学的研究.

  在这两年里,我们老师们在一起多次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翻看研究12册教科书的编排,将XXX版的12册书又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进行了纵向的整理,排成表格供老师们随时学习.

  (二)教科书教学、数学阅读、数学实践三大模块的优势

  1.对数学课程范围的重新划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倡导的“单元整体课程”是把数学课程分为“教科书”“数学阅读”“数学实践活动”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又体现了不同的功能.“教科书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阅读”给学生更大的涉猎空间,学习简洁、深刻的数学语言,拓展视野,提升思维;“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在一次次活动中,体验探究,发展思维,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让我们教师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看待教科书教学上的内容,而不是以往的孤立的一个一个信息窗内容.

  (2)“数学阅读”这一板块的加入,是想对数学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拓展,比如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对一些材料的探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阅读,增强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

  为保证阅读材料,20**年底,我们利用寒假时间按年级编写了6本数学读本,供学生们平时阅读.

  (3)“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常体现.例如:学习公顷这一内容,老师们会利用测绳实际体验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实际面积,让学生建立表象.

  这一课程实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具体的划分,我们结合XXX版教科书,对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在我们编写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附录中,能够看到课程实施的步骤,每个单元是一个体系,体系内的各个单元又组成一个体系.这种体系的延续与承接,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一个系统之中.我们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数学阅读课,每周有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时间作为保障.

  这样的课程划分,符合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再次分化,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描述,但是因为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学校,所以给出了年段目标.课程标准给出目标,又给出一个目标实现的空间,在某个年段(三个学年)内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就算是符合标准的.

  我们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把目标分化到每个学期.这样的目标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数学实践活动”的体系进行划分的,这样的目标丰富了目标体系.

  这样的目标定位,目的是便教利学,教师心中有这样的目标,有利于在课堂上去实现.学生根据这样的目标,也可以判定自己的学习水平.目标的系统性,让不同教师对自己的所在年段的目标更加清晰,能够进行目标定位,避免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随意性.

  三、研究后的问题与思考及努力方向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这一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