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20**年

2021-01-07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法工作如何回应群众关切?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解析六大看点。  No.1对十大行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两年多来,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些社会强烈关注的大要案件水落石 ...(全文共:4902字)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XXX召开。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法工作如何回应群众关切?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解析六大看点。

  No.1对十大行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两年多来,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一些社会强烈关注的大要案件水落石出,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今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整治十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百起大案、缉拿追捕千名逃犯、依法审结万起案件,以此为牵引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根据部署,今年将对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会议要求,各地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敢于向一些地区、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

  会议明确,要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整治不积极、效果不明显、行业乱象依然突出的,要督促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善社会治安、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和蔓延,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而不能依靠“运动式”的模式解决问题。今年是扫黑除恶的决胜之年,会议提出向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蔓延,消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

  No.2构筑打击遏制网络犯罪的“新高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蔓延迅速、花样不断翻新,给受害人造成严重损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此,会议提出,要把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构筑打击遏制网络犯罪的“新高地”。

  会议指出了三方面治理措施——

  一是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完善线索快速落查、跨区域协作和跨境执法司法合作机制,深化打击整治行动,坚决打掉网络黑灰产业链;

  二是构筑大数据安全的“防护罩”,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隐私、损坏数据安全、窃取数据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还要坚持鼓励创新与确保安全相统一,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既留足发展空间,又坚守安全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新型网络犯罪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应运而生,花样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会议提出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深刻说明了打击网络犯罪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需要各部门共同发力综合施策。当前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的目标群体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王轶对此认为,今后政法机关应当注重面向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网络犯罪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风险意识。

  No.3最大限度压减司法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XXXXXX“操场埋尸案”挖出数名当地司法机关公职人员徇私枉法,XXXXXX孙小果案一系列公职人员因职务犯罪获刑……司法权力的滥用、乱用,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会议提出,着力健全司法权监督制约体系,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政法系统司法监督政策措施,加强政法单位内部监管和问责,最大限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不能忽视对司法权的监督。必须采取严格的监管、严厉的措施,将司法人员违法乱纪问题最大限度消灭在萌芽状态。”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蒋惠岭说,要加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综合运用包括媒体监督、上级监督、其他部门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形式,构建起符合司法权运行自身规律的监督制约体系。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会议提出,着力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办理机制,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民事案件审判的检察监督机制建设。

  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在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派驻检察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一站式、全要素、即时性的执法监督管理新模式。

  No.4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度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完善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政法机关执法中必须坚守的价值追求。

  会议提出,把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善于运用释法析理、说服教育、思想疏导等方式,实现执法形式和执法目的的统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同时把握少捕慎诉原则,努力扩大教育面、减少对立面。

  “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实现执法形式与目的统一,意义重大。文明执法不以公正执法为前提,文明执法就会流于形式。公正执法不以文明执法为依托,就会影响公正执法的效果。”王轶说,要把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No.5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法治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人民法院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对民营企业慎用强制措施……“有恒产者有恒心”,风清气正,才好放手创业干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会议提出,要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健全、落实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