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2021-01-04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工作计划
摘要: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全文共:7461字)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产业招商为重点,以人才引进、院校合作为支撑,以资本基金为支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强化机制创新和督导推进,进一步提升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专业化招商水平,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贡献力量。

二、明确招引方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一)明确招引方向

对接上级考核导向和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招引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以下重点招引方向,包括总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达到市级以

上认定标准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人才平台载体、科研院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市级以上总部机构及分支机构;

企业上市募集调回资金和招财引税等;

投资来源要求必须区外投资,重点是市外、省外(含境外)投资,对总投资过亿元的省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1.5倍计算;

对总投资过500万

美元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2倍计算。

(二)压实招商责任

调整理顺区招商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招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决策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用力,紧抓不放。

1、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双招双引”,对分管领域招商项目全面负责,年内每人至少引进1个总投资过10亿元

或2个总投资过2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

完成年度到位资金2亿元。

2、每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年内至少引进3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并以市级考核为导向,下达招商引资到位区外资金任务指标。

3、主要经济关联部门年内至少引进2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

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

完成年度到位资金1亿元。其它

区直部门、单位年内至少引进1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

资标准要求的项目;

年内完成到位资金5000万元。

4、区直部门和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同时承担招才引智

任务。

三、健全“三项机制”,营造双招双引浓厚氛围

一是项目促进流程再造机制

强化项目落地导向,在评估论证、专班推进、高效决策、协同推进等方面实施流程再造,实现项目快决策、快推进、快落地;

建立重点招商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定时间、定进度,全面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竣工投产。加强区级层面、区街之间、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共促项目落地。

二是项目攻坚常态化机制

坚持实施“五个一”推进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项目攻坚行动,比落地、促开工,盯住目标、久久为功,全力提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利用招商项目进度管理平台等智慧化手段,实现对重点项目即时调度、即时统计、即时通报,实施时间倒逼、直报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三是完善市区一体化招商机制

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小组、市十强产业专班联系,共享招商信息,共同开展招商活动,统筹利用好市区政策和资源。对大片区开发、重点招引项目尤其是重点片区的项目,积极与市投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创新市区政策联动和部门互动,形成招商工作合力。

四、实施“五个提升”,打造“双招双引”新高地

一是提升园区(片区)招商

强化各类园区、片区招商主战场地位,在创新要素资源、产出效益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才融合、产金结合,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高端园区招商,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通过项目合作、参股、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招商,发挥优势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坚持一园区一特色,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提升“十强”产业招商质量。

二是提升产业招商

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对产业细分领域研究,找准找实目标招引企业,全力聚焦产业链招商关键环节,引进落地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潍城。加强与现代海洋投资、信毅资本等基金公司合作,做大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招商办法,导入新业态、独角兽、瞪羚企业、成长型企业,形成新业态集聚化。学习“供应商本地化”的招商经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建设产业园区,协同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

三是提升重点区域招商

围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XXX、XXX、XXX以及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高端科研院所、资本投资机构、独角兽企业等进行重点招引,同

时突出对接XXX、XXX等地疏解项目招商,全面承接先进地区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外包转移。开展“一月一城市、一月一主题”集中招商活动,定向拜访与推介签约紧密结合,确保活动期间取得实效。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注重发挥欧美、日韩等各类资源渠道,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四是提升招商模式

突出资本招商,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性资金、基金和金融机构支持。通过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节会招商方面,突出风筝会、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的主场招商功能,强化宣传推介和项目对接引进,擦亮节会招商品牌;

以商招商方面,建立健全区直部门与重点企业、园区招商挂钩联动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园区、参股、股权收购等方式,引入外部资本打造产业集群。抓好盈利能力和景气指数较差企业的二次招商,通过并购等灵活形式盘活企业资源,实现零增地招商。加强与商会、协会、智库、投资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合伙人行动计划,可根据需求聘请知名企业、咨询机构、知名人士作为我区招商引智大使,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协议招引、代理招引、委托招引网络。加强XXX籍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对接。通过直接设立或与异地创新孵化中心合作形式,借助外力外智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益。

五是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

紧紧抓住总投资过10亿元、2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和高端院所,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达效。目前加快综合型、功能型、区域型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力争总部项目招商有新突破。

五、强化“三项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各项激励扶持政策

突出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区招商发展激励政策和招才引智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站在企业角度,全面梳理现有政策,用足用活相关政策规定,让企业看得懂、做得通、好落实。坚持政策普惠与“一事一议”相结合,优化重点产业项目招商专项政策,适当降低乡村振兴、医疗康养类项目政策支持门槛,为产业项目集聚做好支持。

二是突破资源保障

实行资金、土地、政策等资源随着项目走,围绕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环境容量、资金等“卡脖子”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内部挖潜,梳理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可利用厂房、楼宇资源,对外发布招商。对重大招引项目,密切跟踪,靠上服务,积极争取列入上级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上级政府土地、基金、地方债等各项支持。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

围绕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完善区级领导包靠制度,推行“拿

地即开工”,“一次办好”,形成“重点项目不过旬,重大项目不过月”的快速协调机制。探索建立“招商服务大使”工作机制,选择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大使”,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考察、选址、洽谈等协调推进等服务,以良好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开展企业和重点专家人才大走访、大调研,建立与企业家联系“直通车”,及时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送信息、问需求,实现以商招商、以才引资、以企引企。加大全区招商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招商队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会谈判、熟悉资源和要素需求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六、加强调度,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

(一)强化考核导向

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对全区双招双引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严格考核,直接考核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以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主要考核新签约项目、立项项目、开工(开业)项目、到位资金和招才引智情况;

对区直部门主要考核新引进合同项目、到位资金及招才引智情况。坚持“双招双引”工作与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紧密结合,对双招双引成效突出排在前3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前5位的区直部门确定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在优秀等次比例、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等方面给予倾斜。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