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2020-12-26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其他
摘要:  XX 镇位于 XX 之南,总面积 X 平方公里,总人口 X 万人, 18 岁以下儿童 X 人。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儿童X 人,家庭极度贫困或者患有大病的困境儿童 X 人。  一、现状与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普遍存在以下几类情况:1.父母都为了提高收入而在外打工,不能在家 ...(全文共:8270字)

  XX 镇位于 XX 之南,总面积 X 平方公里,总人口 X 万人, 18 岁以下儿童 X 人。其中,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儿童X 人,家庭极度贫困或者患有大病的困境儿童 X 人。

  一、现状与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普遍存在以下几类情况:1.父母都为了提高收入而在外打工,不能在家陪伴孩子成长,但是对孩子比较关心,经常电话、视频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这类留守儿童普遍性格比较开朗,与普通孩子区别不大。2.父母离异,或者外地母亲失联/改嫁,孩子跟随老人生活,父母无抚养权的一方对孩子不管不问,或是关心极少。这类留守儿童多数存在思念父母、胆怯自闭、不能正常学习的现象。3.父母一方或双方离世/服刑,孩子跟随老人生活,

  家庭条件较差,老人对孩子难以管教。这类留守儿童多数叛逆心强,成绩较差,性格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困境儿童的概念难以界定,但是我镇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1.自身患有大病或残疾的。2.先天智力低下、精神失常的。3.父母缺乏劳动力导致家庭条件极差的。4.家中无人照管教育的。困境儿童样本较少,情况各异,需根据情况进行个别关心。

  二、关爱行动及取得的成效:

  XX 镇一直以来较重视儿童工作,也得到了上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1. 助学行动惠及多人:

  XX 年起,在县妇联的关爱下,XXX市“微善风”爱心助学联盟每年来到 XX 镇,选择 20 名左右家庭贫困、热爱学习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资助,根据儿童的年级分别按每年 1200元——2000 元的标准,持续资助三年。另外还有由其他民间自发组织的爱心团体,前后走访了 15 名贫困留守儿童或大病儿童,为他们送来了衣服、学习用品和助学金。县维多利亚传媒公司对 XX 镇大病儿童给予了极高的关注,XX 年通过爱心筹款晚会为我镇盖天村地中海贫血症患儿 XX 筹款 X

  万元,又前后两次看望栗木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黄吕梦,为其送来爱心款 8000 元。

  近三年来,我镇共计有 60 多名留守儿童得到了社会资助,总计受助金额达 X 万元以上,部分爱心人士与结对帮扶的孩子往来密切,经常看望孩子并关注其学习生活。

  2. 儿童之家发挥作用 我镇正式挂牌成立的村(社区)儿童之家有两处,分别位于乔家河社区与盖天村。其中,乔家河社区儿童之家属省妇儿工委的儿童资源中心项目,从 XX 年 10 月成立以来一直备受省市县妇联的支持和关注,活动开展得也较丰富。成立两年以来,经常结合各类节日开展主题活动,例如 XX 年重阳节亲子孝老活动,邀请了 20 名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前来参加,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为长辈赢取生活用品;XX 年的六一手工课堂,让留守儿童在长辈的陪伴下,自己动手制作花篮送给爷爷奶奶。类似形式的活动不仅仅有利于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更是促进留守儿童与长辈之间亲子关系的良好纽带。

  3. 个别关爱成效明显

  我镇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成因复杂,但在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心理健康也得到了部分改善。

  XX 社区 XX 今年 13 岁,因县妇联一次“寻找最美孝心儿童”活动而被镇妇联关注,与 8 岁的弟弟林子旭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外地母亲因受不了家庭贫寒而改嫁,对姐弟俩不管不问,父亲外出打工谋生,但因智力不足,收入微薄而只能供养自己,留下姐弟在家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姐弟俩思念父母,但性格开朗,成绩优异,尤其是姐姐,目前在 XX 镇中学 8 年级担任班长,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在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镇妇联将微善风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带到家中,为姐弟俩分别争取了助学金,并为其争取了年底的民政救助资金,XXX的爱心志愿者陈女士为弟弟送来了助学金1000 元,并寄来了儿童书籍和新衣服,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时,也经常邀请姐弟俩和奶奶一起参加。在各界的关注下,姐弟身心健康,除了因家庭条件差而衣食朴素外,与普通家庭儿童无异。

  XX 村 9 岁女孩 XX,早年母亲改嫁,父亲于 XX 年被人误杀,与 70 岁的爷爷住在深山里相依为命,性格胆怯怕生。澧县某园林公司负责人得知情况后来到家中,为其送来了助学金和学习、生活用品,并将其收为义女,经常带唐婉桢到

  县城与他们家人一起共度周末,并为其购买新衣服、带至游乐场玩耍。在他们的关爱下,小女孩逐渐开朗活泼,成绩也慢慢进步。

  类似个例较多,县委党校也相当关心我镇留守儿童,于XX 年儿童节时邀请了两名贫困儿童参加了县委党校的六一亲子活动,并为他们赠送了书本、玩具等,丰富了孩子的经历,开拓了他们的眼界。

  三、存在的问题:

  全镇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基数大,各项帮扶无法全覆盖,依然存在各类问题:

  1. 生活条件难以改善。

  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因家庭缺乏劳力,经济基础薄弱,虽然父亲外出打工,但一人的工资要供养多人,导致家庭贫困,教育扶贫的资金相当于杯水车薪,仅能保证儿童在校基础的生活,达不到改善营养、开拓眼界的效果。而患有大病的困境儿童,经济条件更是受限,虽然通过社会捐助、网络平台筹集了部分资金,但是,漫长的治病过程和薄弱的家底很难让家庭看到希望。

  2. 成绩较差不服管教。

  多数留守儿童家中老人无法辅导学习,成绩基础较差的儿童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部分孩子心思敏感,受不了批评,甚至有性格极端的儿童因与老师家长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老师不敢管,爷爷奶奶管不了,容易让儿童陷入成绩差和不服管的恶性循环。

  3. 社会影响误入歧途。

  少数留守儿童无视校园纪律,或者利用周末时间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频繁,长期混迹于县城网吧、宾馆、游戏厅,甚至家长和学校都难觅踪迹。这类情况多数存在于初中生中,也成为了中学校园管理的一大难题。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关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保护,我镇做了一些工作,也找出了部分值得借鉴推广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1. 建好儿童之家,丰富儿童课余生活 上级妇联和民政部门已要求,XX 年各村居都要建好儿童之家。乔家河社区儿童之家作为 XX 镇试点,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已得到了儿童和家长的认可,建议在全镇各村居推广,经常以村居为单位,组织儿童开展集体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补充,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2. 争取社会力量,改善儿童生活条件 继续与民间公益团体保持密切联系,收集本镇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情况,为儿童争取更多资金和物质支持,或者形成一对一帮扶结对,可以改善部分儿童的生活。

  3. 加强校园管理,肃清儿童成长环境 特别是镇中学,应当加强管理,杜绝学生无请假手续外出的情况,对于周末或放假后不返校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监护人。对于已发现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家长共同管教,遇到极端情况,必要时可交由公安机关进行批评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情况特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今后我们将从儿童课余生活、心理健康、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为他们解决更多的困难,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五老”在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下简称留困儿童)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市关工委从20**年4月初起至9月末,利用半年时间组织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典型剖析等方法,对全市留困儿童的现状和“五老”在关爱留困儿童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留困儿童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9月末,全市共有留困儿童4348人,其中留守儿童3972名,分布在各县(市)区93个乡镇场。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形成了“家长打工走天涯,白叟妇孺留守家,学生上学爷相送,孩童起居奶当妈”的现象。由于家长无法监护,家庭教育跟不上,致使留守儿童缺少关照的增多,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厌学弃学的增多,学习成绩令人堪忧;产生心理障碍的增多,品德养成令人堪忧;放任自流不务正业的增多,遵纪守法令人堪忧。

  全市共有困境儿童376名,他们有的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有的是自身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家庭困难、无法照顾。由此可见,关爱留困儿童工作必须纳入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关爱和救护。

  2、“五老”参于关爱留困儿童的情况

  全市共有“五老”28115人,参于关爱留困儿童工作的有9824人,占“五老”总人数的35%。其中参加留守儿童之家的有1295人,在留守儿童之家中担任负责人的有324人,担任辅导员的有866人;参加留困儿童结对帮扶的有3184人,共结成3625对,帮扶留困儿童4348人。仅20**年为留困儿童捐款捐物的“五老”有21977人,受益儿童3823人,总计捐款25万余元,捐物26723件,折合人民币25.3万元。“五老”担任代理家长的1093人,代理托管留守儿童1248人,使315名困境儿童生活有所好转。

  二、“五老”关爱留困儿童的主要做法

  调查显示,广大“五老”为关爱留困儿童,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留困儿童之家

  为了使留困儿童在脱离学校管理期间不放任自流,能得到及时的管护和教育,很多地方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有的地方叫留守儿童阳光辅导站),确定了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选配有能力的“五老”担任辅导员,并固定场所,设有阅览室、游艺室、安装了电视机、电话机等。使留守儿童在学校有老师管护,在校外有儿童之家关爱,仅XXX县14个乡镇就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90个,其中以“五老”为主建立的28个,共参加五老302人,其中担任负责人的79人,担任辅导员的129人。再如昌图县宝力镇18个村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条件较好的北洼子村在村部腾出三间房屋作留守儿童之家,购买了上千册图书,设置了娱乐室、阅览室,还有10多套体育器材。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淑范担任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她以博大无私的母爱,多年如一日全力关爱20余名留守儿童,为了方便孩子们午餐,她在小学校门口开了小吃部,免费为单亲和孤儿以及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午餐,还经常利用星期天把孩子们接到家中辅导功课,缝洗衣服,每年从个人的退休金中拿出五六百元为孩子们填补衣物和学习用品。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爱心妈妈。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