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导游词】甲秀楼

2020-12-21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导游词】甲秀楼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免贵姓X,大家可以叫我X 导,欢迎来到甲秀楼旅游观光。  【概述】  甲秀楼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位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 ...(全文共:2046字)

【导游词】甲秀楼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免贵姓X,大家可以叫我X 导,欢迎来到甲秀楼旅游观光。

  【概述】

  甲秀楼是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位在XXX省XXX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 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 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甲秀楼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浮玉桥;第二部分甲秀楼主体建筑;第三部分翠微园。浮玉桥头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亭”。主体建筑甲秀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雕栏环护。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同时新建的XXX少数民

  族传统服饰陈列院,收集收藏了XXX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手工刺绣品、民间蜡染数百余件,令人叹为观止。该馆所陈列展示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民族工艺品,是XXX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体现,也是XXX各少数民族的骄傲。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 年,也就是公元1598 年,至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

  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XXX巡抚江东之,他很重视文化教育,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XXX山水秀甲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XXX“科甲挺秀”,人才辈出。自此之后,XXX确实出了一些名人:例如《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渔璜),戊戌变法中保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李端芬,清朝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在甲秀楼里你还可以看见XXX的许多名人以及他们的生平介绍。所以说甲秀楼是XXX“人杰地灵“的象征,是XXX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石牌坊】

  抬头便是石牌坊,上面题词“城南胜迹“,大家往下看,就可以看到牌坊前后共有8 个石狮子,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雄狮。在XXX的古建筑中您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下山狮,显得虎虎生气,好不威风。游客朋友们,有兴趣的不妨去留个影,做个纪念。

  【浮玉桥】

  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它可以与XXX苏堤上的“六桥烟雨”和XXX瘦西湖上的五亭桥相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十分美丽。它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清晨和傍晚,有人从桥上悠然走过,从远处观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诗人用“水从碧玉环中流,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