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拥政爱民矢志初心不改 脱贫攻坚情满壮乡佤山

2020-11-23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拥政爱民矢志初心不改 脱贫攻坚情满壮乡佤山  一、倾心尽力当好“引路人”,用真情实意让贫困群众立起脱贫志致富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XXX以“六月不知肉味”的执念熟练背诵十九大报告,升华了对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 ...(全文共:3269字)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拥政爱民矢志初心不改 脱贫攻坚情满壮乡佤山

  一、倾心尽力当好“引路人”,用真情实意让贫困群众立起脱贫志致富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XXX以“六月不知肉味”的执念熟练背诵十九大报告,升华了对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理解,坚定了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传播者、践行者的决心。一是宣贯惠民政策扶起脱贫“志”。在深入调查滇西南贫困群众的实际后,发现个别贫困群众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XXX先后在XXX市邦迈村组织了2场政策宣讲会,5次深入重点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把党的惠民扶贫好政策送进群众心坎里,立起贫困群众的脱贫志。得知村民李扎崩偏瘫多年,看着自己曾经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左腿,XXX深刻感到身残致贫,最需要扶持的不是身体而是信心。为了让李扎崩重拾生活的信心,牢记习主席扶贫路上不拉一人的嘱托,XXX既向他耐心宣贯党的惠民政策、向他讲解身残志坚的道理,又协调各方给钱给物、培训养蜂技能,去年帮助他实现脱贫。村民们深深感叹“我们能够脱贫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人民子弟兵!”二是破解发展瓶颈打通贫困“梗”。针对XXX市XXX村贫困群众发展缺技能、致富缺出路的现实问题,XXX看在眼里、谋在心里。他主动与XXX市挂包单位协调,举办家政、电商、竹编、外出务工、蚕桑养殖、长寿仁豌豆和火镰菜种植等培训15期,培训897人次,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人均年收入提升2190元。村里耕地少、山林地多,XXX主动联系镇农业农村站技术员,请他们帮助分析地质气候特性,充分利用占比近75%的林地,扶持村民种植板栗、桑葚、酸木瓜,发展经济林果,仅板栗种植就帮助村民增收150元。今年疫情期间,当XXX得知XXX市那招夹山村贫困户周文东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时,他当即想方设法托人送去了2000元现金和两只肥羊,打通了他生活的心“梗”。三是把准发展脉搏点准扶贫“穴”。多年来,对帮扶的贫困户,XXX坚持逐人逐户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盼,并将调研情况汇总分析,因人而异,精准合理确定脱贫项目,制定脱贫措施。对有养殖条件的帮助扩大规模、有种植经验的指导精耕细作、有劳力资源的安排外出务工,部队帮扶与贫困群众的一技之长紧密结合,使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生命力。离XXX驻地78公里外的横山村村民黄庆张,有在沿海大型生猪养殖基地打工的经验,回乡创业受挫、几近返贫,XXX积极协调帮助他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崽猪喂养创收后,他自豪地讲“国龙兄弟既给我们盖好了猪圈,又让人教我们怎么养殖,让我们找到了发展致富的路、稳住了留下创业的心”。

  二、持续用力写好“致富经”,用真招实策让贫困群众踏上富裕路小康路。

  脱贫不是终点,帮扶群众永远在路上。XXX始终怀着对贫困群众亲人般的感情、对帮扶村寨家乡般的热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帮到底,想方设法让乡亲们脱贫摘帽奔小康。一是帮组织打造坚强堡垒。XXX积极推开部队与扶贫村党支部“1+1”结对共建模式,探索形成“三帮三强”经验做法:帮书记强引领致富的头雁,常常与驻村干部一道手把手帮着村支书学制度、学政策、学管理,对口帮扶的6个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明显提升,XXX被亲切地称为扶贫的“兵支书”;帮支委强团结致富的功能,主动加入扶贫微信群、开培训视频会,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参观旅史馆,提升村支部脱贫致富使命感、荣誉感;帮党员强带头致富的示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贫困村党员精心准备了习主席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组织与英模连队党员骨干座谈交流,强化他们脱贫打头阵、致富当先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帮设施夯实致富基础。“留田村,烂泥沟,春季烂泥难行走,夏季脏水满地流,菜烂地里没人收”。XXX市留田村在部队靶场旁边、三面环山,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路还坑坑洼洼,严重制约了留田村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通留田村致富路上的“血栓”,XXX在部队积极帮扶的基础上,还主动协调兴安县民营企业家唐修涛,募集到10万元和300吨水泥,修通了长3公里、宽5米的水泥路,为留田村115户556人夯实了发展的基础。20**年,XXX走访挂钩帮扶的XXX市李家村贫困户时,群众反映进村道路狭长曲折,常有夜行骑车群众跌倒摔伤、野狗乱窜咬伤群众等危险情况发生,部队随即投入30万元实施道路“亮化”工程,照亮了宁静的村庄,更照亮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三是帮教育阻断贫困传递。20**年,XXX在XXX市临桂三中进行国防教育时,得知部分贫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追求物质享受,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第二天,XXX就着手为学校购置20万元健身器材,并协调部队官兵“一对一”指导帮带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升文化学习成绩,强化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自觉。XXX市双江县千蚌完小是远近闻名的留守儿童小学,近年来XXX带领单位拿出数万元为学校购置教学设备、文体器材,每年雷打不动组织驻训官兵与学校共建联欢,让留守学生感受部队温暖,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8年来,XXX个人先后资助和救济过的学生达30人,其中不少已经返乡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