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0-11-22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2. 生物的特征:(生石花、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会判断题目描述的是哪项特征  1) 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异 ...(全文共:5381字)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2. 生物的特征:(生石花、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会判断题目描述的是哪项特征

  1) 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2)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 3)排出废物:动物排泄: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通过落叶排出废物。注:排便不是排泄。4)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被碰触后合拢,葵花朵朵向太阳。

  5) 生长繁殖:植物发芽、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仔;蘑菇(真菌)生长。

  6) 遗传变异:遗传是相同(龙生龙,凤生凤);不同是变异(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提供例证)。

  3. 调查分为普查法(如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法,选取样本时要随机取样。调查首先要确定调查目 的和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的生物分类可根据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来分。4.科学探究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保证单一变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用多只鼠妇、做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

  对照组只有一个,是正常自然条件,或空白对照;实验组可以有多个,是人为改变条件(变量)。

  5.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等;生物之间 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总结: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6.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如一片农田。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空气、阳光、水等。 7.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如:植物→虫子→食虫鸟

  ①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②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③箭头表示捕食关系,指向捕食者;

  ④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物数量、有机物总量、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⑤有毒物质不易分解且无法排出,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如森林强于草原、自然生态系统强于人工生态系统。 9.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和岩石圈表面(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约20千米厚。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其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如沼泽。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结构(教材 37 页)掌握目镜、物镜、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反光镜的位置和作用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低,视野越亮,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2.显微镜的使用(教材 37—39)会识图排序,观察(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先高后低)

  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离边缘 7 厘米。

  ②对光:用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对光成功: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视野暗用凹面镜、大光圈。

  ③观察: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标本(看物镜)→ 升镜筒(看目镜,先转粗准焦再转细准焦螺旋)

  ④清洁收镜: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直立。

  低倍镜转高倍镜:移动玻片使物象到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更明亮 3.成像特点:倒像,如 p→d。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物象偏哪移哪)

  4. 污点判断: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动则在目镜或玻片上;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 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切片、装片和涂片。制作临时装片步骤(教材 43、47) 制作洋葱鳞片叶标本:擦、滴、撕、展、盖、染、吸 滴清水(保证材料的新鲜、平展) 制作人口腔上皮标本:擦、滴、刮、涂、盖、染、吸 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注意:盖盖玻片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形成气泡)。 6.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水、氧、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7.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教材 45、48)必考图片题,掌握结构名称、位置、作用、异同点

  动植物细胞共有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死亡后无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可流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含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多种结构

  细胞核控制中心,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细胞壁增厚)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只有绿色部分有,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液泡含有细胞液,溶解了味道、色素、气味等多种物质

  8. 克隆羊说明:细胞核控制着发育和遗传,遗传物质 DNA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教材 53)

  9.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分裂(数目增多)和分化(种类增多)分不开。

  10.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形成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教材 57)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遗传物质相同。

  11. 分化:细胞分裂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分化产生了组织。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