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

2020-08-25  |   格式:DOC  |   分类: 写作技巧 > 其他
摘要:填空题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 3、 《马克思主义的三 ...(全文共:64839字)

填空题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 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3、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4、 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5、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 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 科学家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理沦自然科学的发展。】 6、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深刻批判的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 【答:在《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五章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刻批判了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五种谬论分别是: 1)杜林的生产价值论。 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 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 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 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 三、 辨析题 1、黑格尔明确指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答:该命题错误。黑格尔的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并没有说“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恩格斯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必然性的消失变为不现实,并被新的现实所取代。黑格尔不敢推出这一革命性结论,由于他所代表的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软弱性和保守性,他们不敢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在这一命题中,他一方面通过辩证法要求变革,他认为现实的才是合理的,不现实的即为不合理,因而是不应存在下去。但是另一方面,黑格尔故意不说后半句话,表明不愿与封建专制社会对抗,不愿失去统治阶级给他的利益和荣誉。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恩格斯才能推出彻底革命的结论。】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是庸俗唯物主义。 【答:该命题错误。 (1)庸俗唯物主义简单地把人脑与胆、胃相比,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胆排出胆汁、胃排出胃液一样,这样就把意识的主观特征抹煞了,这就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⑴机械性,用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自然科学中达到某种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⑵形而上学性,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⑶不彻底性,即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非历史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马哲产生之后产生的,是哲学上的倒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 所以,不能把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3、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因而是无神论者。 【答:该命题错误。 (1)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宗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四、 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 【答: 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首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在于它们目的的一致性,即都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斗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无产阶级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了自身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其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还在于它们在逻辑上形成前提、论据和结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使无产阶级有了完备的斗争武器。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深刻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弄懂并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研笔记资料

  2、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应当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大量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否认或回避矛盾的想法及态度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我们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及解决的方法。 第一,从矛盾的性质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体上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当然,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将长期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解决矛盾的途径,应当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地得到解决,而不是像以往社会那样,最终要通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是成长中的社会,其矛盾是由于其不成熟、不完善而引起的,因此,只能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原有的矛盾无从解决,还会产生新的更大矛盾。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在总体上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在总体上必须采取非对抗的方法去解决。从根本上说,现阶段,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为此,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相应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从而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

  五、 评价题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而以“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为副题的《论粮食税》则是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作。 一、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所阐明的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 1、在俄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列宁认为,在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中,占优势并对社会主义形成威胁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这种情况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以实行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为重要途径。 2、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启动点,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意味着政府可以把最必需(对军队和工人来说)的粮食作为税收来征收,其余的粮食,政府可以用工业品与农民交换。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恢复工业生产,从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 贸易自由是实行粮食税以后必将出现的结果,而贸易自由又会导致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和发展,对此不应实行“堵”的办法,而应实行“导”的政策,即努力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是在无法拿出小农所需要的全部工业产品来向小农交换粮食和原料条件下的唯一合理的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包括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赁制。 3、要现实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和向资本家学习。对于资本主义,应该放到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背景下来分析。“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因为与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它与现代生产相联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而应利用资本主义来提高社会生产力,来促进社会主义。 要学会管理,就要向资本家学习。列宁主张共产党员应该“向那些有知识的人(专家)和有组织大企业经验的人(资本家)学习”,而不管他是承租企业的大资本家,还是代销商,抑或是办合作社的小资本家等等。 二、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粮食税》作为关于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它的发表,不仅为苏维埃俄国人民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依据,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这里讲到的只是过渡时期的政治方面,而没有讲在经济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在其他一些地方,如关于党的近期纲领的一些文件中讲到一些措施,但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从理论上阐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列宁解决的。他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论证了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的必要性,同时指明了过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2、关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人国家同农民在经济上结合及其形式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曾作过一些论述,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列宁。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粮食税、发展工农之间的产品交换等重要思想。 3、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强调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但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应当利用资本主义这个思想却是列宁的贡献。他不但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战胜小私有经济,而且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此外,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在组织生产和流通方面向资本家学习的思想、反对官僚主义以及发挥地方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观点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贡献。 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有: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维埃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譬如我们党在50年代所领导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2、新经济政策是适应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策,但其许多方面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今天学习《论粮食税》这篇文章,深刻理解和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从过去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转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这一思想为开启我们的改革思路,即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同时注意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再次,列宁关于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管理经验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改革开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部分 1.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1) 揭示出人的本质既不是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也不是费尔巴哈的类。它指出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2) 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3) 它突出指出人的社会属性,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即社会,社会即人。 2.人化自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应该是同一的,人的真正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以确认和实现自己的本质。这个过程的结果就叫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不仅是一个结果状态,而是一个历史过程,人化自然的生成史正是人类由异化状态走向真正人的状态的历程。 3.两种尺度(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指人建构对象的实践活动要遵循两种尺度即外在对象的尺度和人内在的尺度。 外在对象尺度: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内在尺度:包括人的需要、目的、利益。 两种尺度的体现: 1) 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统一。 2) 体现了真理的尺度(客观)、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的统一。 4.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1)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和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2) 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且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 3) 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生成。 4)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5) 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存在。 5.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理解: 是指共产主义扬弃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异化,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统一,也就是说通过对私有财产扬弃,通过对异化的消除,人的自然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第三条提纲(人和教育、环境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它们只看到人是被客观环境决定的消极的被动方向,而没有看到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的这个积极的能动方向。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最根本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周围环境,而且改造了自己,所以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2.第六条提纲(关于人的本质)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观点,有两个错误:第一,它不是具体的历史去考查人的本质而是孤立的、抽象的去考查人的本质。第二,它不是把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去加以说明,而是把人当作一个自然的人加以说明。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也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人是一种生活在一定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之中的。并指明了研究人的本质的区别:既不要抽象去了解人的本质,而应当具体的了解人的本质;不要用人的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应当用人的社会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 3.第八条提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是指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人在各方面的生活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而实践是社会性的,都是在社会联系和制约中进行的,实践及其形成社会关系在其现实性上都反映了人的本质。 4.第十条提纲(论共产主义) 1)人类社会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因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彻底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人剥削人的、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然王国,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真正的社会。 2)社会化的人类指的是无产阶级。 提纲中把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新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说明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世界观。 5.第十一条提纲(新哲学) 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伟大变革实质。给哲学提出了崭新任务-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也就是赋予唯物主义以实践的功能,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6.《提纲》如何体现哲学革命。 1)论述对自然它承认自然对于人的优先地位。但同时又认为现实的自然又是人化自然。 2)对于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于人认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对于思维和认识,它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 揭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崭新思维方式。

  (三)《共产党宣言》 2.两个必然的理解(辩证来看) 资产阶级必须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考查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出的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如果我们教条的对待两个必然,那就会对社会主义前景产生困惑。如果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会对历史发展趋势充满信心,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过程。 3.原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认为未来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精髓,是对科学共产主义最集中的体现。 1) 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 2)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高度发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3)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不仅自己是社会的主人,而且将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

  恩格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阐述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 简答题 1、 简述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内涵、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变革就是批判和超越以往一切形而上学旧哲学,颠覆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立足于实实在在的人,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从而实现“从人间升到天国”,建立起崭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进一步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旧唯物主义众多缺点的要害是“直观性”,对事物不能限于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要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再有把实践作为一个把握历史观的范畴并以实践的历史观去统摄认识论,并且把生产实践提升为唯物史观逻辑体系的起点。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否定和抛弃了本体的、实体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即从人的自身出发去理解人进而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从现实出发去理解人和自然关系,从具体历史出发去理解主体和客体关系。

  2、 简述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及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出发,肯定历史过程对人来说的客观性,同时高度重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现。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历史观则反之。

  3、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变更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地、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自觉斗争的成果。 第三,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第四,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有先进分子组成,是民主性的政党。 第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实现的手段不外乎武装斗争和和平过渡,或两者相互配合; 第六,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都要经历时间长短不一的过渡时期。

  4、 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主题。 首先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立场和出发点的批判,他们把资本主义各种经济关系看做永恒、普遍、超历史的存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规定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关系,是一定物质性质的生产,即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构成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 其次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主要是现代性批判,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运行方式和内在逻辑,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中揭示导致其自我解体的力量,把共产主义的潜在趋势和可能面貌呈现出来。他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是辩证的,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现代性提供辩证的思维方法。

  二、 辨析题 1、 恩格斯所说的“新世界观”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答:回答是不全面的。“新世界观”不仅仅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还包括人本主义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人类史是自然史的现实部分,从而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如此,马克思发现现实的个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的革命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形成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克服了旧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谬误;马克思发现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从而形成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克服了旧哲学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谬误。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人和物有机统一的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三者一体化的全新的现实世界观。 或“新世界观”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提纲》中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就在于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不是从实践视域去理解对象,是旧唯物主义与新世界观的根本分歧;对对象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关键是“改变世界”,即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社会的革命的物质实践活动,才是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本体;指明了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感性现实性的确认,唯心主义对实践理解的根本缺陷,即不理解实践的现实性。

  2、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 答: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了立足人类或社会的人类,也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强调了关键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不同,它开辟了唯物主义的新视野,把实践作为事物和现实的根基,而旧唯物主义紧紧盯住物质。马克思用实践把主客体联系起来,使实践范畴依附于人的对象性活动,这就使唯物主义摆脱了先前的抽象性、思辩性和直观性,从而面对现实,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

  3、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创建构关系的重要文献。 答: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在《序言》中了解到马克思不同时间段的研究历程:先是哲学,然后转向法律(主要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发现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要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继而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且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我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这指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在《序言》中用一长段简洁的语言的叙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点,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带来社会的变革,两个决不会等等。从而我们知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并且通过此,唯物史观得以逐步创立。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创建构的重要环节。 答: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中形成基本的内容和框架,在《序言》中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首先,《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支柱理论———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等,都作了简明而精炼的概括,比《形态》的表述要成熟得多;再有,马克思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要比《形态》中划分的五个阶段准确的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济学批判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找到了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或者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 论述题 1、 试论实践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在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生活过程。它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既是自由的,也是必然的,是“定在中的自由”,是 必然中的选择。对于马克思来说,实践不仅是不同于人的单纯思想活动的感性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同时是受人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抽去了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马克思在《提纲》一文中,对实践做了这样的界定:一是从客观现实的活动形式去规定实践, 把实践看作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从而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二是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能动活动,借以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地位和作用:(有些问题)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批判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深刻揭示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内在统一,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奠定基础,完成马克思哲学的出场。 (考试时根据题目安排来作答,适当修改,参照辨析题第一题,总的观点应该是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

  2、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角度和语境不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到在对经济学长期研究后,得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是“用于指导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科学工作”。也就是说马克思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提到历史唯物主义,并用以指导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当时流行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清算了从前的唯心主义哲学信仰,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 联系:虽然两者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点话语的表述上有些不同,《序言》更加经典化,但是基本的原因是差不多的。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前者从物质资料生产的双重关系考察,后者描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连动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生产关系消亡与产生条件的原理,前者指出社会革命能否到来,还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生产力”和“反抗……”的革命群众”,否则,“没有任何意义”。后者力图对新旧生产关系变更交替的条件与时机,从理论上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界定 提出“两个决不会”结论。 再有,在有些方面,两者相互补充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关于社会形态演变的序列问题,《序言》的划分修正了《形态》五个历史阶段的划分,更加准确。再有,《形态》中指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同时也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从而研究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构造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 试论马克思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主要是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通过批判地吸取黑格尔现象学方法,才找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的钥匙,从而确立了新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自然观、社会观、实践观以及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上。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生活的批判而实现的,是为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机器啊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特殊规律。 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总体而言,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就没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且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丰富完善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推广与运用,他们是一般与特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过是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同时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指导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为指导的,哲学批判为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批判提供理论视域和基本原则;而且政治经济学批判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经济学批判则为他考察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具体的现实的内容,为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4、 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视域。 马克思经济政治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把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为展开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使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而立足于社会现实、社会关系、交往活动等人类的生存根基之上。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各种现实关系的社会一历史规定性进行了去范畴、去概念的清洗还原,揭示出其现存的社会关系不是逻辑先在的,而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出来、并且不断改变着的。 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来研究政治经济学,从而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限度进行了最关本质的揭示,就此而言,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基地,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要比经济学家们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从而便具有了批判的原则高度。 正是由于马克思将科学的方法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之上,进而划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经济学之间的界限,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得以确立,这一原则和基础的定向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研究方法上完全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经济思想流派。

  5、 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是适用于所有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统一性与模式表现的独立性、多样性,且为社会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指出了辩证的途径和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止一次地强调,唯物史观不是教条,而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 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强大的分析工具。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也是历史的起点。揭示出其现存的社会关系不是逻辑先在的,而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出来、并且不断改变着的。 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这里的批判主要是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立场和出发点的批判和对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规定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关系,是一定物质性质的生产,构成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再有,批判性吸收了黑格尔能动的否定性辩证法, 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哲学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集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异化劳动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论述: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自己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成就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三种主要的分配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归结为异化劳动以及由异化劳动所决定的私有制。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接下来,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进一步考察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分离,才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才使劳动的外化得以实现。马克思在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人类全部奴役制的根源就是这种客观的、物质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在此,马克思以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 正确评价: 1。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的客服和超越。 2.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 3.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依然是其理论的主题。 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解析依然是前科学的。 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造成以上三点理论缺陷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手稿》只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而不是一部已经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著作。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如何正确的评价马克思这一思想? 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作为异化劳动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内容。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 第三,共产主义是任何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价值根据,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价值根据必须立于事实根据之上,价值根据是事实根据的意义所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体的关系。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 另外马克思还的两种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观进行了批判。分别是:粗陋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的观点;政治的共产主义观点。 正确评价: 首先,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之所以应当被扬弃,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要求相矛盾。马克思此时的理论建构所达到的知识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思维成果。它跟从现实历史中得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还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 (2)在认识论的角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 (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中还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在区别其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进行的,共产主义不抛弃财产的物质内容,只抛弃财产的异化形式,这就是对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的很好把握。在对现实劳动的分析上也是如此。

  3、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为什么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谓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是自古希腊哲学以柏拉图的“理型论”为代表开始的客观唯心主义对人“本质”的解释。此类客观唯心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不依附于个体、社会甚至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特殊形态,而现实中的人,是这种形态的变化、完善、物化(现象化)的产物。 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如何理解: 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哲学命题,一个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另一个是“处在同一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前者从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来界定人的本质,而后者强调人实际上所参与的社会关系,要远远超过直观所能掌握的有限数量,即一个社会中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会对其中任意个体的人发生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首先,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如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地主还是农民、资本家还是工人等,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说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若干方面,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生产关系、业缘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以及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法律关系,等等。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就应该从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入手。

  最后,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有主次之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的支配的作用,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在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分配活动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的集团实际上就是不同的阶级。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关系,它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人的社会地位不仅与人的经济地位有关,而且更与人的政治地位有关。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但是,不能仅仅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结论作庸俗化的理解,不能把这个科学结论看作是一些人大搞“关系学”的根据。社会关系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能归结为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狭隘的“人际关系”。

  4、 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为什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家的做法是错的,只把哲学停留在理论上。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也就是讲,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解释世界,不懂得实践活动在改变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提不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不懂得实践的观点对于哲学理论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决定性意义。 传统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方式追求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试图达到对世界的终极解释。在这里,传统哲学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是静观式的知识论态度。在传统哲学看来,静观高于行动,理性高于实践,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解释世界”的问题,在于把握世界的终极存在和本体根据的问题。 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唯物性,历史性,辩证性,和斗争性。 而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不仅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认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区别开来了,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

  第二章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 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了。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在《手稿》中,这第四个异化规定是从前三个异化中推论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 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如下: 首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其次,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对“异化”概念研究得最深入的要数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之一赫斯了。赫斯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但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是明显超越出赫斯的水平的。在马克思看来,金钱、货币的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异化,根源于劳动的异化。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界,马克思的这种解释显然是对“异化”的最深层阐释。 最后,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在“异化劳动”的部分,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之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的内容。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是虚无主义,它不会抛弃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物质成果,即人类文明的物质成就,它只抛弃附着在这些物质成果之上的异化的关系。共产主义者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也要占有财富,只不过是作为类的人来占有这些财富而已。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统治使工人越来越穷,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因而只能起来革命,这就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经验基础;私有财产又是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出现的,就劳动而言,它不可能一直处于异化的状态,异化劳动总会被克服,这就需要共产主义来完成这一根源于人的类本质的历史使命,这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 对《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评价如下: 首先应当确认的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也同样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共产主义之所以是必须的,也并非因为它和历史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而是因为它与人的理想本质的要求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2)在认识论的向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2.《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理解? 答案: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环节、一种原则,即扬弃私有财产的环节,人的类本质复归的原则,对于处在私有制下的人来说,共产主义是其最近的将来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形式,这是他真正成为类的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共产主义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形式,还不是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共产主义只是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准备史。社会主义中的人跟异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包括对异化的否定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的环节上对异化的否定恰恰是其主要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思想的总体基调上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方法的,因此,在他看来,共产主义阶段上的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从自身出发证明其真实存在的程度,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类的社会形式中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们在其中用不着他物的中介就能证明其自身的真实存在。在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社会”、“类”这三个概念是处在同一个人的本质的实现层次上的。

  3.在《手稿》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为什么说《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答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因此,《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4.《手稿》中,马克思是怎样理解人的价值问题的?在价值观上,《手稿》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答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是理论立足点上的抽象人性价值论,加上批判对象上的经验论这两者的统一。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5.在对历史主体的认识上,《手稿》达到了怎样的理论水平?马克思是怎样理解“类”和“社会”这两个概念的? 答案:异化史观对人的本质、人性、历史主体、社会等概念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这种理论不是把人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之中,而是从所谓的人自身出发,孤立地、抽象地考察人性,把观念性的人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内涵,其结果必然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

  6.如何正确评价所谓的“社会主义异化论”? 答案:前几年,由于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我国国内理论界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异化,“异化是社会主义一切弊病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丑恶现象所能给予的最科学的说明”。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异化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看,在思想史上所有使用过这一概念的思想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都有两个明确的界定:第一,异化必须是异己化。第二,异化是母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如果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论,那事实上就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加区别地等同了起来。而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特别针对私有制社会来使用的,至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从未用异化来加以解释。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下的非对抗性的分工和私有制下的对抗性的分工混淆起来,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分工,因而就必然存在异化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 再次,从现实的实践看,“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如果把一些消极现象仅仅归结为社会主义的异化,那么,这只能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这在认识上无助于推进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上无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因而,这样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第三章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2.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世界观相比,马克思的《提纲》中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哲学主要是用来批判宗教神学的。在宗教中,神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明性,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了达到批判宗教的目的,用自然界和人代替了神的地位,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外界事物和人即整个感性世界时独立自存的。这就等于把现实世界看成了一个凝固的客体。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直观的。进一步来说,费尔巴哈理论的目的也并没有向他发出实践式思维的呼唤,作为对神性的批判,费尔巴哈只需指出神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可以了。费尔巴哈除了宗教批判之外,就是忙于建立他的爱的新宗教了,这就更不需要实践式的思维方式了。因此,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理论水平是其理论目的之必然。 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马克思说它们“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句话同样也点出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性。当然,对此我们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唯心主义者不是不承认外界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仅仅把对象看作是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的本质即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个体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它理解为绝对的客观的精神。黑格尔就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在作为现象的世界历史的背后存在一个世界精神,是它在推动着真实历史的前进。既然如此,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他就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

  3.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相比,《提纲》在人性论上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性。对人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半途而废的。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运作场所。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思想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把宗教仅仅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然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到此为止了。在指出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费尔巴哈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吹一种“爱的宗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异化的修复,这是他的人性论之必然。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角度来说明世俗基础本身异化的原因。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感性的、直观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就是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在这之后,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一思想,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在他的身上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关系的特征。这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一面。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 再次,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额基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4.怎样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在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 答案:新唯物主义是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联的革命性视为自己的核心特征之一的。这里实际上点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一旦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它只有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联系起来,把改变资本主义这一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任务,它才可能具有科学性。这是唯物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与党性的相互结合问题。任何超越于这种党性之外的科学性都将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不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门改造世界的学问,那么,即使是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它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放弃改变世界的使命,就是放弃了实践的哲学观,没有了实践的观点,对世界的任何哲学解释都将是不科学的。

  5.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答案: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以下这点的重要性,那就是 什么是中国当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或者说,对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当年之所以超越其他的思想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抓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今天在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理论支点的时候也要采取这种方法。那些凭着主观想象随意设置一个理论支点,并从这样的支点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做法显然无法证明其所设置的理论支点是正确的。因此,在探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对接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一下中国当代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它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经济人”以及抽象人道主义的“自然人”的区别何在? 答案: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一设定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谈及此时写道:“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说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不是主观的杜撰,而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另一个是历史基础。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生命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虽然,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这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显然,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批判,其实蕴含着变革现实的探索。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这种抽象只是非历史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论断。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经验的个人”。这种“人”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离群索居或沉溺在幻想中的“观念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关系中(如“分工”和“交换”),从事现实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当代实践表明,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同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人”根本不同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推移,“思辨的个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经济人”却仍在扮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因此,发掘“现实的个人”对国民经济学“实证的个人”的批判意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答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

  3.如何正确把握“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答案:如果说,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难以做科学的分析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眼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已能非常充分而准确地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以至它如何为共产主义实践准备了条件这一难题加以分析。他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由于马克思把“异化”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已对“异化”的实质有了十分确切而实在的说明。在他看来,异化无非是指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大工业和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化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由于完全和劳动者个人相脱离而变成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从而成为劳动者无法驾驭的外在力量这样一种情况。因此,消灭异化的出路,就不能仅仅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联合,重新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现实的社会分工取代了思辨的哲学批判,因而导致了在“异化”问题上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4.存在和本质的对立究竟是虚幻的假设,还是真实的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人的存在和本质并非直接等同,而是在历史发展和变化中有条件地相统一。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等,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意识。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满足,而需要的更新又推动人们不断地去改变现有的生存条件。这就是实践的革命本性,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后,并没有根本否定存在和本质的对立,而是把它纳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矛盾中,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加以说明。但同时,存在和本质的对立也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说,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是从根源上、从客观趋势上分析社会运动的机制的话,那么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则主要从个体发展上、从主体感受上揭示社会变革的机制。

  5.马克思恩格斯是何种意义上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应当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答案: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获得了群众的认同。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应运而生。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不应理解为一堆骗人的谎言,而应理解成它为现实中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意识形态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幻的观念。第二,把被意识形态所颠倒的现实世界再颠倒过来,只能诉诸现实的革命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非那么单一。“虚假的观念体系”无疑是其基本含义之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共产党宣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已日益成熟。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3.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结合个人体会。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