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调研报告:D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2024-05-23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机关工作
摘要:调研报告:D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农村基层D组织是D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D管农村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D组织建设是我们D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激活基层D建活力,以新视野和新思路谋划农村基层D建工作,X县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D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着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 ...(全文共:4427字)

调研报告:D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D组织是D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D管农村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D组织建设是我们D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激活基层D建活力,以新视野和新思路谋划农村基层D建工作,X县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D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着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一、基本概况

X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镇,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其中X个城市社区,X个农村社区),X个生产队,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万。近年来,X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D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D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加强村组D组织体系建设,探索推行D建引领村湾治理“345”模式,推动治理重心向村湾延伸,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二、背景起因

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互动日益加强、农村D员从业方式更加多样化以及D员流动性增强,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出现许多新变化,更好引导带领、示范组织、服务凝聚群众创造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变化及时跟进建立D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D组织和D员作用。

(一)城镇化背景的人口流动给基层治理带来挑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封闭保守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镇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上由于土地抛荒或土地被企业流转,造成部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三留守”问题突出,我县陆溪镇、高XXX镇等一些人口较少的村湾面临消亡的窘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挑战。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缺乏,导致信息传播不畅,诸多现代化治理技术无法实施。农村转型升级面临基础设施、金融环境、人才支撑等瓶颈。村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末端,各种惠农政策在落实落地上不够及时高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

(三)社会治理重心的下沉,村级D组织治理能力不足,不适应乡村治理的更高要求。D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村级D组织管理体量大、任务重、抓不深、抓不实。现有的村组干部队伍存在着结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蜕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的惠民政策落实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农民对基层D组织的归属感、依赖性明显减弱。如,我县簰洲湾镇簰洲村,6名村干部管理6000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难以达到群众要求,加上部分村级聘请的组长责任意识不强、能力水平不高,也导致组级力量虚化薄弱。

(四)新时代D的群众路线拓展深化,人民群众对缔造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提出了共同缔造“同心圆”的新需求。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转化,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新期盼,对精神娱乐活动提出了新需求,对美好人居环境提出了新愿景。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愿景,是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第十二次D代会提出了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明确要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聚焦D建引导,聚焦发动群众、聚焦民生小事,激发村民主体意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让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三、基本做法

为改变D组织源头不活、队伍不强、村民自治虚化、群众难以组织的现状,X县广泛开展调研,将目光瞄准村湾,提出了D建引领村湾治理“345”模式的工作思路,即:落实“三方联动”(村湾D支部、村民理事会和志愿服务队)、聚焦“四强四好”(强队伍,D员作用发挥好;强活动,联动治理成效好;强发展,共同富裕实现好;强保障,基层堡垒夯实好)、实行“五项制度”(村民说事制度、村湾民约制度、定岗联户制度、志愿服务制度、定期评比制度),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在全县8个镇25个村湾试点,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一)坚持D建引领,落实“三方联动”,突出基层D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共同缔造活动首先要实施强垒工程,把基层D组织打造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建立健全覆盖村到湾组“D总支(D委)+D支部+D小组+D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D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D员先锋模范作用。X县以村湾D支部为龙头,完善村民理事会架构,打造志愿服务队,实现三方联动,实现D的组织和D的工作全覆盖,凝聚最大合力。一是织密网络。突出村湾D支部龙头作用,对聚居村民达到100人,正式D员3人以上村湾,设立功能型村湾D支部,主导村湾治理各项工作,接受村D组织领导;共设立D支部397个,构建“村+组(湾)+D员户”的三级D建网络。二是选准头雁。村湾D支部书记由群众公认度高、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热情高的村湾D员担任。在25个试点村湾里,先后选派村湾D支部第一书记25人,推选D支部书记25人。三是搭建平台。指导成立村湾理事会,由在家“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XXX贤等村民中推选理事会成员,人员5-7人,村湾D支部书记兼任会长,协助做好村湾公共秩序、村风民俗引导、村庄发展等工作。D支部牵头组建村湾志愿服务队,发动村湾D员、热心公益事业村民及后备干部参与,在25个试点村湾里,吸纳队员800余人,积极服务群众。调研中,通过访谈8个村湾的D员,大家都对三方联动作用评价很高,都比较信服D支部书记,每月至少参加1次支部活动,认为三支队伍作用发挥好。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