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关于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5-20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调研报告
摘要:关于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及区政协20**年工作要点安排,11月1号至2日,由副主席X带队,前往X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听取情况介绍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 ...(全文共:3952字)

关于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及区政协20**年工作要点安排,11月1号至2日,由副主席X带队,前往X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听取情况介绍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进行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

政协X区委员会十一届全会共选举产生委员X人,X个界别,选举常委X人。区政协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为指导,以“充分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为要求,以党的建设开局起步,以制度建设推动委员履职更加规范。

(一)组织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一是不断强化理论X装。区政协党组在统筹谋划部署区政协“三抓三促”行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先后召开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暨主席会议14次、3次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全委会委员培训1次,举办委员培训班1期,培训委员X人次以上。二是加强制度保障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履职行为,制定《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的意见》《全区政协系统开展“委员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修订完善《政协XXX市X区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规则》,以制度机制激发委员履行职责的活力。大力推进政协基层协商与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深度融合,提高政协基层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切实推动全区政协各项工作见实效、上水平。三是加强委员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委员集中培训,及时向委员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有关会议精神和重要工作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委员理论素养和政治把握能力。健全委员履职量化考核体系,规范委员履职要求。提升了委员综合履职素养,增强了委员责任意识,激发了委员履职活力。

(二)委员履职积极性不断增强。近年来,区政协围绕核心、服务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立足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对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要求不断提高,委员主动履职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广泛活跃于各类协商、调研视察、为民办事等各个层面。一是政协基层协商成效显著。将X名区政协委员和X名省、X名市驻X政协委员下沉到乡镇(街道),实现委员全员参与基层协商。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类协商议事室累计开展活动X多场次,吸纳基层群众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X多人次,解决问题X余件。二是民主协商监督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对区交通局工作民主评议,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作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力助推部门深化改革、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三是突出提案工作在政协履职中的主渠道作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X件,经审查,实际立案X件。收集到的所有提案办结完毕,切实做到了让委员满意、让群众受益。

(三)委员履职能力逐渐提升。委员履职的实效性不断显现着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全区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人士,与本界别群众有着天然联系。随着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化和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各界群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促进了作为界别代表的政协委员积极为本界别反映诉求、立论代言。20**年以来,在专题活动中,委员们通过进行视察调研、考察座谈、季度协商,参与结对助学、走访慰问、服务下乡等,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发挥了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主动服务各界群众,积极回应界别呼声的过程中,委员的界别意识得到了增强,履职能力得到了提升,履职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区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不少影响和制约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和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角色意识不强。由于政协委员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委员在进入政协队伍前,对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不了解,即使是成为政协委员后,对上述问题也不十分清楚,不知道政协委员这个角色有什么要求、怎么干好。二是责任意识不足。有部分委员更多的是考虑委员头衔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和好处,或者更多地埋头于自己本职工作,而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身为政协委员肩负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责任,缺乏应有的履职积极性和责任感,每当政协工作与本职工作、社会活动相冲突时,往往首先放弃政协活动。三是履职使命感欠缺。有些委员认为政协权力有限、委员作用更有限,从而缺乏主人翁精神,不为所在界别的群众履行应尽的责任、行使应有的权利,不主动参加政协会议,参加活动也不发言,不主动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甚至还有会议不出席、活动不参加、提案不撰写的“三不委员”,发挥主体作用自然就无从谈起。

(二)履职能力不平衡。一是个体差异明显。由于政协委员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工作岗位和主体意识的差异,导致参政建言能力极不平衡。特别是基层政协,有的委员在本专业、行业领域是专家能手,但对于国计民生、社会问题则了解甚少,有能力但难作为;有的委员如企业负责人,平时事务缠身,深入基层不够,联系界别群众很少,参加政协活动也不积极,所提意见建议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少数委员视野局限、境界不高,过多关注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为民代言建言较少。二是履职水平不足。部分委员社会活动能力较差,信息渠道狭窄,也不加强学习、深入调研,自身素质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履职需要,参政议政内容空泛,脱离实际,质量不高,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