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报告

2024-05-16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调研报告
摘要: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报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乡村振兴是重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如何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把全体中华儿女人心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应担负的重要使命、要完成的重大课题。一、统一战线助力 ...(全文共:6571字)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报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乡村振兴是重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如何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把全体中华儿女人心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应担负的重要使命、要完成的重大课题。

一、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定位

(一)法宝光芒永存: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能。从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到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期间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推动了中国革命步伐,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确保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和平解决XXX事件,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发布“五一口号”,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翻开我国多D合作事业的新篇章,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在这些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重要节点、重大事件中,统一战线总是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为革命胜利、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能。

(二)初心使命永续: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1981年6月,D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D的十九大以来,XX共有467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与44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市县两级工商联170余家商协会近4000家会员企业累计实施脱贫攻坚帮扶项目1044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近4亿元、就业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公益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技能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帮扶贫困群众6.8万余人。统战代表人士通过“万企帮万村”“中国光彩事业”等活动“各显神通”,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千钧重担永挑: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担历史重任。在D的二十大上发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等重要号召,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等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基本任务。《中国共产D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定位。无论是的重要号召、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还是D内法规的精准定位,都指明了统一战线聚焦聚势聚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昭示了统一战线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任。

二、XX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XX统一战线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做好“三农”文章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助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展产业化农业,找准合作“共赢点”。一是支持企业、村集体、农户实现互利共赢。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农业现代化项目24个,投入产业资金8569.15万元,实现产业总效益3亿元,助力建成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先后引导60余名民主D派成员、D外知识分子为7家农民合作社、1013户农林畜牧种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巩固了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增富的“三方”共赢局面。二是支持民族地区与散居地区实现互促共赢。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市内协同合作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7个市辖区(园区)与27个民族地区乡镇按产业片区结对协同发展,在4年内投入至少1亿元专项资金促进协同发展双方资源互补、产业共生、项目共赢。现已投入项目资金269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及产业项目15个,有效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支持内地与港澳台侨同胞实现互惠共赢。承办XX台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会等各类推介活动10余场次,与21家XX内台商台企共同打造XX(梓潼)台商产业园等3个涉台产业园区和基地。参加庆祝XXX回归25周年系列活动,推送北XX雀舌等特色农产品在港集中展示,奠定两地交流合作基础。近5年来,依托海外联络站和本土企业海外机构,向海外各界宣传推介XX农文旅特色资源,先后吸引3万余名港澳台胞、海外侨胞来绵寻根拜祖、参访交流。

(二)建设现代化农村,强化治理“共振点”。一是在共治上下功夫,实现力量共振。按照“专职+兼职”相结合思路,在各级D政部门培育副科级以上D外干部259名,在乡镇街道配备统战委员166名,在村(社区)落实兼职统战联络员2070名,引导8000余名统一战线成员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有效壮大了共同奋斗的力量。二是在德治上谋思路,实现文化共振。连续举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交流活动,300余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参与,共促经贸文化交流。以圣水寺为代表的15座宗教活动场所,结合宗教经典经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发心理抚慰手册2万余本,辅助信众心理疏导、社会矛盾化解、城乡基层治理。承办全省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班,助力全省40余名非遗文化传承人成长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三是在法治上讲原则,实现价值共振。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近三年内避免将6起涉民族因素的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等一般性社会矛盾纠纷上升为民族问题,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格依法办理涉宗教界人士的3起违法犯罪、违反教规的案(事)件,撤销其教职人员身份,有效净化了宗教界教风。四是在自治上添措施,实现环境共振。近三年来,XX统一战线牵头,在红原、壤塘两县投入帮扶资金3.15亿元,因俗制宜整治当地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新居1014户,引导各族群众自我革除陈规陋习,焕发文明乡风。组织民营企业、民主D派等代表人士因村施策盘活闲置资产,在全市农村投资兴建高端精品民宿20家,勾勒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助力新农村融入乡村振兴大环境。

(三)培育新型农民,唤起成长“共鸣点”。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唤起情感共鸣。帮助农民掌握利用现代农机、新媒体的能力,逐步改变过去“靠天吃饭、靠经验务农”等窘境,实现从传统农民到新农民的身份转变。近年来,XX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牵头举办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村电商发展讲座等主题公益活动50余场次,培训新农民2500人次,孵化产业帮扶项目13个,助力受训农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二是促进就业增收,唤起发展共鸣。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引导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逐步改变过去“就业门槛低、就业形态单一”等窘境,逐步实现从农民工到农业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20**年引导民营企业到乡村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通过临时工、合同工等形式,帮助农民灵活就业139万人次,新增家门口就业人数达到45万余人次,带动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三是培育市场品牌,唤起产业共鸣。引导各地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本土特色农业品牌,逐步改变过去“参与代工、贴牌生产”等窘境,逐步实现从低端代工到自主开发的经营模式转变。近年来,整合利用民建资源,培育了“禹露”等“乡土”区域品牌16个,带动10万名新农民就业增收;九三学社引导社员企业联合县内外20余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商贸流通企业和科研院校成立了北XX禹珍生态黑猪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年增值收益5000余万元,落实就业岗位550个,实现了树品牌、助增收、促就业成效。

三、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一)对产业发展碎片化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信息情报、资源要素、产业链条等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现象。如,当前政府、资本,线下、线上等各渠道、各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情报纷繁零碎;一些农村的土地资源碎片化,导致一些需要规模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无法落地;相当部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二、三产业中加工销售等效益最好的环节,却少有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统一战线要加强研究,帮助整合符合农村产业发展实际的有效信息;有机整合乡村资源要素确保发挥最大效力;统筹引导社会资源,聚力突破乡村产业链堵点难点。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