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2023-04-19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一)发展的轨迹记录奋斗的足印,岁月的年轮镌刻历史的荣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动力更加强劲;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 互补、奋勇争先, 区域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协调;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 我们的 祖国天 ...(全文共:12276字)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一)

发展的轨迹记录奋斗的足印,岁月的年轮镌刻历史的荣光。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动力更加强劲;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 互补、奋勇争先, 区域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协调;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 我们的 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开放磁力持续释放; 人 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朝着共同富裕迈出了重要步伐 ……新时代十年的 辉煌成就和伟大变革,书写在广袤大地,刻印在人民心间。

发展的成就,源于理念的引领; 奋斗的号角, 鼓舞前进的步伐。习近平总 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 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 深刻揭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发展密码”,深刻指明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奋斗路径”。

穿越时空、烛照当下、前瞻未来的智慧之光, 照亮非凡征程, 指引前进方 向。今年全国两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必须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 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只要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 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二)

贺兰XXX麓,宁夏镇北堡, 一片葡萄园见证发展之变。

曾经, 违规露天采矿不断, 贺兰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除“旧疤”,生“新 肌”,种葡萄, 盖酒庄,昔日矿坑变身生态园, 如今, 酒堡掩映, 湖沼镶嵌, 村民增收。

小乡村连着大中国,葡萄园藏着大逻辑。时针拨回至 2012 年,中国经济 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 8%以下,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忧显现: 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叠加国际金 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 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科学把握发展大势——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指 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要求“不再 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 科学回答了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

坚决调整发展思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创新发 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 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 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指明了中国经济“怎么办”的问题。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 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 其 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 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 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在新发展理念的有力指引下, 一路艰辛奋斗,一路披荆斩棘, 中国的发 展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嫦娥”奔月、 “天问”落火、“羲和”探日、 “天宫”览胜 让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浪漫遥想照进现实,“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让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立体交通网络穿山越海、 四通八达,让天堑变为幸福通途……创新中国活力无限,科技成就灿若繁星, 创新成果熠熠生辉。走过非凡十年,我们更加坚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齐头并进,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日新月异, 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 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蹄疾步稳, 东西南北中共谱“协奏曲”,城市与乡村携手织“锦绣”。今天,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 东西互济, 南 北协同, 陆海统筹,发展“差距”变追赶“势能”。走过非凡十年,我们更加坚信: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发展步履铿锵。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大约 34%,

29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蓝 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走过非凡十 年, 我们更加坚信:“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 要体现”。

开放标识更加鲜明。远洋巨轮循环往复,中欧班列日夜兼程, 经贸盛会 好戏连台……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的 大门越开越大、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形成更大范围、更宽 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走过非凡十年,我们更加坚信: “开放是国家 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 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 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10.5 亿人,基本医 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走过非凡十年, 我们更加坚信: “共享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十年砥砺奋进, 十年成就辉煌。这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我们党成功驾驭了我国 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科 学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引领我国经济克服涉滩之险、爬坡之艰、 闯关之难,一路勇毅前进。

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十年来,我 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一家外媒回顾中国这十年, 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说那时的世界尚在观察中国, 十年之后已经对今天的中国要走什么样的 路有着清晰判断和毫不掩饰的赞叹。”

用新思路寻找新出路, 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为中国号巨轮涉险滩、渡激流标注前行航向。实践充分 证明, 贯彻新发展理念带动发展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提升,推动利益关系调 整和体制机制创新, 新发展理念以其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成为推动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 引领中国经济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

一分钟, 复兴号列车能行驶 5833 米;一分钟, 白鹤滩水电站能生产“绿 电”约 12 万千瓦时……每一分钟, 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 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犹记十年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 历史的峡谷, 风起云涌、滩险浪急。看内部, 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的 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不断积聚, 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势在必行,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看外部,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 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政治 关系复杂变化,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 综合国力竞争 空前激烈。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发展大势,深刻把握规律, 作出重大战略判断: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 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标注了清晰的历史坐标。

由大变强,这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越的关口—— 实现高质量发展, 是保持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不能再走 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把脉定向: “我们必须 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 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转型升级,这是中国经济必须面对的课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 是适应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新时代 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必然随 之提升。“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 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 在质的大幅提升 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

动能转换,这是中国经济必须经历的过程—— 实现高质量发展, 是遵循 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自 18 世纪下半叶蒸汽机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一 条堪称规律的结论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 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是 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上升不是线性的, 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 的提升, 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

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 “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 新发展理念是管全 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循道而行, 方能致远。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济不断破解发展难 题,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 开启了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壮阔征程。

提质升级、激发动力,我国发展不断向着“更高质量”迈进。 0.015  毫米, 不到一张普通 A4 纸厚度的 1/4,创新成果“手撕钢”,让一家企业实现了从一 度长期亏损到 2021 年利润创建厂以来新高的发展蝶变。十年来, 无数这样的 企业, 在自身变革中推动中国经济的质量变革。实践证明,以新发展理念为 统领,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 以 高质量为追求,加快实现质量变革,就一定能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 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降本增效、厚植优势,我国发展不断向着“更有效率”迈进。过去 119 人操 控的轨道吊,现在仅需 9 人远程监控操作,XXX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智能 化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效率变革的生动见证。十年来,我国能耗强度累 计下降 26.2%,相当于少用了约 14 亿吨标准煤, 少排放了约29.4 亿吨二氧化 碳; 2021 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0%,比 2012 年提高 8 个百分点。实践 证明,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一定能实现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的发展。

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我国发展不断向着“更加公平”迈进。十年来,新型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 普惠均等、覆盖城 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2012 年至 2022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之比由 2.88 缩小至 2.45。实践证明,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以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增进民生福祉,就一定能把发展成果 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绿色转型、增添后劲,我国发展不断向着“更可持续”迈进。从造纸产业污 染洞庭湖水,到芦笋产业实现靠水吃水,一退一进之间, XXX沅江走出一条 发展新路,映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变革。十年 来,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实践证明,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 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 转型,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自立自强、增强韧性,我国发展不断向着“更为安全”迈进。 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卫星导航系统, 几代北斗 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 实现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北斗系统走过的历程, 是“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 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 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实践证明,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统筹发展和安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 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的中国经济, 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凸显, 从“旧动能”向 “新动能”的转变逐浪而高,从“注重量”向“追求质”的转变势不可挡。神州大地, 气象万千的创造和改变, 汇聚成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不止步, 奋斗无穷期。锚定目标,化压力为 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中国经济将不断激荡新气象,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