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年例文

2022-12-03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心得体会
摘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年例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5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瀍河区“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的学习。红旗渠对于我们来说 ...(全文共:10120字)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年例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5月16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瀍河区“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的学习。红旗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的踏上这片土地,站在太行山脉倾听着哗哗流淌的漳河水,林县儿女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红旗渠精神还是深深地震撼了我。十年修渠期间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使林县人民能够绝地逢生,成功修建了这条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维系了林县人的命,改变了林县城乡面貌,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要了解红旗渠修建的原因和背景、红旗渠精神的内容以及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红旗渠修建的原因

  一是气候地质原因。“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这是当年林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二是长期的水利建设的历史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农村产权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制度和组织支持。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x召开会议时和豫北领导座谈时强调:“要把农业搞好,首先要修建水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促成了林县儿女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

  二、红旗渠精神

  (一)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

  修建红旗渠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林县儿女不伸手向国家要支援,提出“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全县五十三万人,参与修渠人员三十二万人,固定修渠人员将近十万,号称“十万大军”。大家工具自带,没有工具自己造,向太行山要钱,向漳河水要粮。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5839。66万元,占总投资的85。06%。

  (二)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

  “十万大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涌现出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英雄代表。除险队员任羊成,一次被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嘴上。任羊成感到脑袋“嗡”的一声,就失去了知觉。当他清醒过来,心想:你砸你的,只要砸不死,我就干我的。他仰起头准备向崖上喊话,但是连作张口动作几次,怎么也张不开,觉得嘴是麻木的,似有东西压在舌头上,难以出声。他用手一摸,原来一排门牙竟被落石砸倒,舌头也被砸伤了。情急之下,任羊成从腰间抽出一把手钳,插进嘴里,钳住了被砸倒的门牙,用力往外一拔,就拔掉了两颗然后又坚持工作6个小时,直到下工时,才从悬崖上下来。还有路银等一大批土专家、能工巧匠,苦干加巧干,在实践中发明了“脸盆测量仪”等,克服了仪器缺乏的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三)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修建红旗渠从x平顺取水,得到了x省委的大力支持,林平(林县、平顺)一家亲,把修建红旗渠当作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事业,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也只能在中国实现。

  (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修建成功的庆祝大会上,四十三名英雄被表彰,大家得到的仅有的奖品就是一张奖状,但是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荣誉和满足。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个孩子说,修渠十年换一张纸,也太不值了。听了让人心酸。孩子呀!这是你的研究生学历证、博士学历证也换不来的呀!

  三、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学习红旗渠精神给我的启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为促进全区各项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卡我们脖子的困难时期,缺衣少吃,人民群众生活非常艰难。林县县委既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和指责,甚至面临着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林县县委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县人民最终修成红旗渠,从根本上讲,是以杨贵书记为班长的林县县委牢固树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追求,把县委的决策部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统一起来,凝聚起了修建红旗渠的磅礴力量。瀍河已经迎来的发展的腾飞期,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瀍河人,要紧跟区委区政府要求,全身心的多为瀍河做贡献。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经济运行工作中要科学分析,紧盯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尽快形成有效投资量,确保全区经济稳定增长;牢固树立“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的工作思路,当好“店小二”,增强服务意识,想尽一切办法为项目单位“雪中送炭”,真心诚意、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和项目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千百年来,缺水给林县带来了苦不堪言的灾难,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林县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了谋取政绩,而是为了满足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辛苦一代,幸福子孙”的强烈愿望,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是真正为了人民在修渠。正是因为红旗渠是得民心、合民意、为民造福的工程,林县县委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历时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人工天河。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支持你。我们所有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满意,为老百姓谋幸福。所以在工作中时刻想着群众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我们在准备做一件事情,在实施过程中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欢迎群众的参与,这样工作起来就会办法多,力量大,就会办一件成一件,办一事成一事。

  (三)要有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红旗渠的修建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杨贵书记作为一个外乡人来到林县工作,一干就是21年,带领大家10修渠,期间饱受苦难,正是拥有这份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担当精神,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相比之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讲困难讲条件,什么工作能比修红旗渠还难。今后我要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中主动担当,把我该怎么干?变成我要怎么干!做到在政治修养上有提高、思想境界上有提升、工作能力上有突破。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奋斗必将依然是我的人生底色。我将再次出发,为美丽新瀍河建设不懈奋斗,不断贡献个人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年例文【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共和国最困难的岁月里,没有大型机械和精密仪器,为了彻底改变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自然面貌,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靠着一双手,拿着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劈山凿石,苦干十年,逼水上山,成就了新中国乃至世界的奇迹。他们靠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后来人们概括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吧!

  ?? 一、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红旗渠开工之时正赶上国家困难时期,因此工程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林县人民坚信“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毅然决然开启了红旗渠建设。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材料自己生产,烧石灰、碾炸药、制水泥……。工程中77%的水泥、44%的炸药、100%的石灰是林县人民自己生产制造的,工程总投资近7000万元,国家投入不足15%,林县人民靠自己的双手苦干十年修成了红旗渠,摆脱了干旱贫困,推动了林州发展的步伐,走向了小康、迈进了富裕,正如习近平所说:凡是反求诸己,立足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 二、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工程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凌空除险队、下井赶烟的铁姑娘队、血祭太行吴祖太、舍己救人李改云、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英雄炮手常根虎、凿洞能手王师存等一大批修渠英模及能工巧匠。他们不仅苦干,而且善于巧干,土法架桥、空运线、盆面测量法等,突破了那个时代机械不足的局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勤俭节约,用3000根好钢钎一截为三,焊在普通钢钎上,做成9000根好钢钎,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精神都闪耀着修渠民工勤劳和智慧的光芒,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谋而合,依然是我们现在干事创业需要发扬光大的。

  ?? 三、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红旗渠的修建历时十年,共三十多万人参与,林县做到了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修渠时给每个公社分了责任段,遇到险难要塞时则各个公社调遣精兵强将联合攻坚克难。除了前线外,在后方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都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服务于红旗渠建设,千人千双手、万人一条心,甚至连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都要抗上一块石头捎到工地。另外,红旗渠还是一个跨境引水的大工程,从x境内的平顺县将漳河拦腰截流,引漳入林,这必须获得x省委和人民给予水源支援,但协调工作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 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他每天出工前都留下遗言,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女共产党员李改云,遇到塌方险情时把工友推开,自己却落下终生残疾;年仅十三岁就子承父志修渠的“小老虎”张买江,一方面让我们我们感受到林县人民对水的渴望,也让我们了解到红旗渠的建设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付出。纪念馆里刻下的81个名字是牺牲的代价。无数人的付出我们看到了敬业奉献,也真实的感受了精神的力量。

  ?? 今天,我们到红旗渠学习,不仅仅是要回顾那段历史,更的是要通过历史的学习启迪智慧,指导实践。正如法国的一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夜星辰,一是深埋在人们心中高贵信仰!让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创新,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让“红旗渠”精神永远飘扬在太行山之巅!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0**年例文【三】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x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x、x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