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肖文儒时代楷模精品事迹心得体会

2021-11-12  |   格式:DOC  |   分类: 综合文稿 > 其他
摘要:[寄语]肖文儒时代楷模精品事迹心得体会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肖文儒同志将在11月3日21时,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届时,《时代发布厅》节目,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文明网、央视频、中国网、时代楷模发布厅平台号等将同步直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肖文儒时代楷模优秀事 ...(全文共:8240字)

[寄语]肖文儒时代楷模精品事迹心得体会为得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肖文儒同志将在11月3日21时,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届时,《时代发布厅》节目,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文明网、央视频、中国网、时代楷模发布厅平台号等将同步直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肖文儒时代楷模优秀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这是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也是一次次随时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艰险任务。38年来,肖文儒从一名普通的矿山救护队员做起,先后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已经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经常深入救援一线,用经验与智慧、职责与使命,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将生死置之度外

应急救援与风险、灾害、事故作斗争,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是让普通人“敬而远之”的职业。

1983年,21岁的肖文儒从XXX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随后的几次任务,让他真切感受到应急救援的危险。

一次,原大同矿务局一煤矿采空区着火。身为技术员的肖文儒冒着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带着队员打密闭墙。井下热浪翻滚,所有人只能闭着眼睛作业;在之后的一次任务中,他亲眼目睹曾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浓烟中迷失方向,碰掉氧气呼吸器从而失去生命。

高温、缺氧、二次爆炸,险情时刻威胁着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危。肖文儒至今还对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煤矿火灾事故记忆深刻。当时,由于通风不畅,煤矿井下积存了几十吨煤粉的中部巷道发生自燃,身为救护大队副大队长的肖文儒带着2名队员紧急赶往事故现场。当举起水枪开始灭火时,他突然意识到,水、火、瓦斯、煤尘等多种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卧倒!”话音刚落,随着水枪里喷射而出的水柱,“轰”的一声巨响,二次爆炸发生了。提前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手拿水枪继续灭火。“我知道氧气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势。如果当时我停止灭火,可能就牺牲了。”肖文儒说。

在肖文儒38年应急救援生涯里,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太多。20**年6月5日,XXX省XXX龙新矿业有限公司思山岭铁矿措施井井口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对散落在废墟中的炸药、雷管浑然不觉。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员清理现场,他才发现自己被“炸药包”包围了。

教科书式的救援案例

“肖文儒总能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科学决策和正确判断,是矿山救援的一张‘名片’。”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副处长戴其浩说。

20**年年初的XXX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被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被困人员处于井下约600米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同时现场地质情况颇为复杂,钻孔救援难度极高,井下涌水也时刻威胁着被困工人的生存环境。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由于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不仅有构造破碎带,而且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月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在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被指挥部采纳。

最终,在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全力指导和帮助下,经过1000多名抢险救援队员14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救出了11名被困矿工。

始终奋战在一线

38年的应急救援生涯,肖文儒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与困难,同时也收获了荣誉和感动。有一次,肖文儒带队成功救出井下被困人员后,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拦住他,“扑通”一声向他下跪:“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

这一幕永远刻在肖文儒的脑海中,让他深深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伟大与光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8个沉甸甸的大字,不仅贯穿肖文儒应急救援事业的始终,而且也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人民“守夜人”最朴实的承诺。

“每一起事故救援都很难,但当被困人员被救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心中那种欣慰、喜悦、激动,是做其他行业很难体验到的。”肖文儒说。

20**年10月1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登上“众志成城”方阵彩车为新中国庆生,当彩车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不禁热泪盈眶。

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赏并没有让肖文儒迷失方向,他仍像刚工作时那样,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他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

肖文儒说,机构改革后,矿山救援队伍与消防救援指战员共同战斗,学习了很多,也认识到不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迈,“我将始终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强意志,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头、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不畏艰险,逆向而行”。

专业敬业,他多次创造救援奇迹

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安全救援的原则。

在救护大队的17年间,肖文儒参与处理煤矿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年,在处置XXX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8天8夜,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成功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许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

10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14个昼夜,救出11名矿工——XXX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初,现场指挥部决定布置4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碎带,2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果断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日开钻的3号钻,孔钻至井下521米处时,井底偏移达7.4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决定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日13时56分,这个“生命通道”终于打通。

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3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4号钻孔代替3号钻孔,承担“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采纳。后来,被困人员转至4号钻孔下方,最终11人获救。

肖文儒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护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索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安全的救援,他38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发展壮大应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量。

肖文儒,人如其名,文质彬彬,谈吐儒雅。工作38年,他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救出被困群众1000余名。

“我多深入1米,就对井下多了解一分,营救成功概率就会大一分”

从1983年工作起,肖文儒就与矿山结下不解之缘。

“老队员塞给我一个氧气呼吸器,能不能从事故里出来,全靠它了。”被分配到XXX大同矿山救护大队的头半年,肖文儒天天苦练,最终能闭着眼用几十秒把呼吸器装好。

肖文儒难忘当时矿井救援的艰辛,“那真是冰与火的淬炼!”有一回,某矿区着火,肖文儒披上稻草编织的袋子,浇透凉水,冒死进火区打密闭墙。火区,是80多摄氏度的高温;大巷,是彻骨的冷风,他和队友抱着砖头,顶着极限温差,进出数十趟。

从业多年来,肖文儒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命悬一线。20多年前,肖文儒带队赶到一处积存煤粉、巷道自燃的煤矿现场,他刚用水冲开煤层,火光就“噌”地一下蹿出来。

火、煤尘、狭小空间……短短几秒钟里,他快速意识到一个可能的危险——二次爆炸。“不好,快趴下!”一瞬间,火焰爆燃,吞噬了矿井。

尽管氧气稀薄,肖文儒和队友仍紧紧趴在地面上,举起水枪,持续灭火。“要是当时没果断趴下,或停止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回忆,他时常会梦到那些穿行在火海边缘的场景。

他的记忆中,有无数次亲历的生死关卡——20**年,XXX某铁矿炸药爆炸。肖文儒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直到天亮后才发现自己被废墟中散落的炸药、雷管包围着。

他的记忆中,有队友英勇牺牲的遗憾——1987年,XXX某煤矿火灾,一位队友在井下打密闭墙时,迷失在浓烟中,意外撞掉氧气呼吸器,最终倒在井下。

然而,在井下焦急等待的矿工兄弟,以及在井口等待的矿工家属,让他不忍放弃这份工作。从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再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一路走来,肖文儒对于应急救援的坚持从未改变,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的斗志不减反增,“我多深入1米,就对井下多了解一分,营救成功概率就会大一分。”

“应急救援任务耽误不得,我必须保持随时出发的状态”

儿子上小学时,曾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作文——“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去上班了。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