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关于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精选范文

2021-08-06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关于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精选范文  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医院提供地震紧急处置工作依据,促进医院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保障迅速有序地进行地震紧急处置,减轻或避免地震次生灾害损失,保护患者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条 编制依据。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全文共:5638字)

关于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精选范文

  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医院提供地震紧急处置工作依据,促进医院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保障迅速有序地进行地震紧急处置,减轻或避免地震次生灾害损失,保护患者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条 编制依据。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医院地震紧急处置(GB/T 33743--2017》等法律法规和预案,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三条 编制意义。我省地处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秦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全省,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医院作为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除具有一般人员密集场所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收治病人的行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缺陷,地震时需要帮助;医疗设备繁多,诊疗过程中涉及使用多种危化品,地震时易发生次生灾害;同时,医院还须在抗震救灾中担负紧急医疗救援职责。因此,震时医院开展紧急处置,对于提高医院的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条 病人行动能力分类。病人行动能力(patient mobility)病人平均24 h内的最低活动能力,分为能行动、有限行动、不能行动和不可移动四类。

  1.能行动(mobile)无需他人帮助,能够很快起床、打开房门,并能以和健康成年人接近的速度采取避险行动。

  2.有限行动(limited mobility)具有能行动的人的能力,但行走速度缓慢。

  3.不能行动(not mobile)单靠自己的努力无法从危险中解脱出来。包括完全卧床不起的病人;需要帮助才能下床并移动的病人;受到管制并被锁在房间里的病人。

  4.不可移动(not movable)如果没有极端的生命危险和严重的伤害,严禁移动其位置。包括那些依附于生命支持系统的病人或正在接受外科手术的危重病人。

  第五条 紧急处置准备工作。

  一、编制医院地震紧急处置预案。医院编制地震紧急处置预案,每年组织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不宜超过5年。

  二、排查医院建筑基本情况。(待完善)在上级地震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下,排查包括门诊和住院规模、建(构)筑物类型、建(构)筑物的抗震能力(建筑设计验收的抗震标准或专业房屋鉴定机构做出的抗震等级评定),水电气结构类型、次生灾害源分布等,明确地震疏散场地、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

  三、地震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医院成立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和医疗救治等工作任务。

  组 长: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

  成 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

  医院各部门负责人和各业务科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地震应急处置第一责任人,在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医院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人事科、宣传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组成,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和定期修订医院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掌握震情发布信息,提出具体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贯彻领导小组的决定,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起草相关文件、简报和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疏散抢救组:由保卫科、基建科、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信息中心、五官治疗中心等部门组成,保卫科牵头。日常负责排查医院建筑抗震能力、水电气结构类型、次生灾害源分布等基本情况;明确指定地震疏散场地、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重点围绕紧急避险、岗位处置、次生灾害源处置、震后疏散等环节组织演练;要以5?12 防灾减灾日、7?28 XXX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为契机,结合《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制订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好不同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培训与演练的重点应包括:人员的躲避、撤离和疏散,危重病人的救助,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的紧急处置及次生灾害的预防;以适当形式向患者宣传地震紧急处置知识,告知躲避、撤离、疏散区域和路线标识。震时负责组织疏散和抢救工作。

  医疗救治组:由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门急诊部等部门组成,医务处牵头。负责组织、指导伤员现场医疗救治和转运工作,提出伤员转送异地和资源需求建议;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制定伤情判定标准(包括极危重、危重、重症、轻伤)、相关诊疗方案及出院标准;及时统计伤员救治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物资保障组:由总务处、设备科、药剂科、财务处、医务处、护理部、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组成,总务处牵头。负责协调地震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急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

  新闻宣传组:由宣传科、办公室、人事科等部门组成,宣传科牵头。日常负责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地震紧急处置教育,对新招聘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地震紧急处置教育;通过“以学代训,以练代训,演训结合”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医院地震紧急处置》培训、宣传贯彻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震时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宣传报道、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收集并保存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第一时间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四、紧急处置设施设备管理

  1.医院建(构)筑物内应设置疏散通道,疏散通道设置、日常管理、标识应符合GB/T 30353 2013的要求。

  2.医院建(构)筑物内宜减少悬挂物,必须悬挂的应有加固措施。

  3.医院宜规划或设立地震应急医疗场所,因场地等因素无法规划设立的,医院应提请主管部门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在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内划定紧急医疗专用区域。

  4.医院宜储备适量必要的医疗救援用药品、器械和设备;配备应急通信、广播和照明设备。

  第六条 震时紧急处置。

  一、震感识别与紧急处置启动。当感到强烈震感时,医院各岗位的职工应按预案开展紧急处置工作。强烈震感主要有下列特征:

  1.室内人员感觉到明显甚至剧烈的晃动,站立不稳,梦中惊醒。

  2.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未固定的器具物品倾倒或掉落。

  二、震时紧急避险。

  (一)建(构)筑物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可引导就诊人员就近躲避在避险缓冲区、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以及桌椅、病床下面和坚固物体旁边。

  (二)建(构)筑物未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可按下列方法引导避险:

  1.引导所处位置不超过二层且能行动的人员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视具体情况帮助所处位置不超过二层且具有限行动能力的人员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

  2.引导帮助所处位置超过二层和不能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的人员,就近躲避在避险缓冲区、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以及桌椅、病床和坚固物体旁边。

  (三)岗位紧急处置。

  1.病房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应严密监测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