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解燃眉于倒悬大善之士——缅怀袁隆平院士

2021-06-15  |   格式:DOC  |   分类: 综合文稿 > 其他
摘要:去年偶然翻看短视频,一段袁隆平院士获得工程院津贴的视频吸引了我的注意。袁隆平院士的家人告诉他收到了工程院发来的院士津贴,袁老乐呵呵的问,有多少,有两千吗,家人开心的告诉他,不止呢,一季度,有一万五呢。袁老听了更乐的合不拢嘴了。当时我不禁感触,这是我知道的那个誉满世界,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 ...(全文共:1499字)

去年偶然翻看短视频,一段袁隆平院士获得工程院津贴的视频吸引了我的注意。袁隆平院士的家人告诉他收到了工程院发来的院士津贴,袁老乐呵呵的问,有多少,有两千吗,家人开心的告诉他,不止呢,一季度,有一万五呢。袁老听了更乐的合不拢嘴了。

当时我不禁感触,这是我知道的那个誉满世界,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吗,看着他充满天真童趣的笑脸,就像是一位隔壁的邻居大爷。

20**年5月22日,新华社发出讣告,袁隆平院士在XXX逝世,享年91岁。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又回想起那张天真童趣的笑脸,像个孩子一样的追问津贴的数量的画面。他像普通人一样的过世了,但是我知道,在他去世的那天,全世界有很多人心理会默默的念着,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7日出生在北平,也就是现在的XXX。他年轻的时候就选择了农业作为奋斗的方向。作为中国新旧两个时代的见证者,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在任何时候都是头等大事。然而,选择了农业,也就意味这,他选择了一个最艰苦的行业。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让杂交水稻从理论进入到实践。在那个迷信学术权威的时代,他敢于打破桎梏,通过野外发现的野生杂交水稻,从遗传学的方向深入研究,通过多年的辛苦育种培育,让水稻高产的优良性状得以遗传,培育出高产良种。这种高产的水稻种子,试验种植区内就可以获得超过常规水稻三到五成的亩产收成,通过全国大范围种植,让我国的粮食收成一下子大幅提高,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让我国十亿人免除了饥饿的威胁。

培育出优良杂交水稻,他成为了全世界范围的第一人。然而其中艰辛的过程却是常人很难以理解的,,由于植物漫长的生长期,每一代的培育都是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种植季,他们团队终日要在田间地头照顾十几株杂交种苗;再加上那个年代政治环境的恶化,让袁隆平院士顶着外界的种种非议,忘我的沉下心来研究杂交水稻的良种选育。

我们当今的时代,尤其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早已经不需要为温饱而发愁。十四亿的中国人,早已经解决了粮食的供应问题。但是在六七十年前,我们的祖父辈们对饥饿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特别是在1960年开始的三年全国大饥荒,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个时候没有挺过来。每亩地那能够多打点粮食,让每个人每天能多吃饱一顿饭,是全国上下最期盼的事情。

就是在那个时候,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展开深入研究,并于几年后获得了巨大的成果。在1976到1991年间,我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超过19亿亩,增产了2000亿公斤粮食。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袁隆平院士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更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让以后我们的国家几乎年年都获得粮食大丰收。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