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总结

2021-04-11  |   格式:DOC  |   分类: 机关公文 > 其他
摘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总结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和特点 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个运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有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 14 世纪初但丁发表&神曲)(1321 年)为上限,而下限以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儿方法论)(1637 年)的问世为标志“ ...(全文共:6566字)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总结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和特点 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个运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有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 14 世纪初但丁发表&神曲)(1321 年)为上限,而下限以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儿方法论)(1637 年)的问世为标志“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1517 年)为开端,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显然不同,按过去传统的说法,结束的时间各国互异“如:德国以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1555 年)为断限;

  法国则以&南特敕令)的颁布(1598 年)为胡格诺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基本终结,在欧洲围绕宗教问题的战争曾长期延续。

  有关欧洲文艺复兴的年代分期问题,从14世纪初至 17 世纪中叶,通常有一个提法是文艺复兴四百年,就共经历过四个世纪的发展过程看,文艺复兴初始于 14 世纪发展于 15 世纪#.(或兴盛期)于 16 世纪,结束在 17 世纪“若按时代先后次序的类型分析,14、15 世纪基本上是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类型;

  而 16、17 世纪则是以英法西等君主专制国家类型为主“就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和发展特点来综合研析,笔者认为应划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从神曲(1321 年)问世起,至 15 世纪中叶,这段时期里,文艺复兴的活动主要在意大利,在文史艺术领域中,人文主义观点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始结合“早期亦称之为初始期与早期, 中期:时间范围是指 15 世纪中叶至 16 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特点是:1. 艺术文学高度繁荣,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以及丢勒霍尔拜因提香等,造型艺术杰作名垂千古;

  愚人颂),4乌托邦)巨人传)君主论)和论国家)等盛期代表作涌现“2. 新文化运动从意大利迅速向阿尔卑斯山以北传播“在文艺复兴的推动和影响下,欧洲宗教改革从德国爆发并扩及瑞士、法、英等国。

  晚期:从 16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前期,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 年)和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论)(1543 年)的发表为标志,进入了文艺复兴的晚期(又称为鼎盛期与后期)“这一时期里,近代自然科学和新的人文科学相继诞生“许多自然科学的定理定律和新学科出现“由于研究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了。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围绕宗教教会及与封建政权等关系问题展开的“各国发展不平衡,形势也复杂“既要揭露批判西门主义和尼古拉主义6、也要厘清慈温利宗教改革路德宗的改革主张和加尔文主义的异同“对库萨的教会改革主张闵采尔的宗教改革,特别是天主教会本身的改革活动也不可忽略“还应注意欧洲民族教会的形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和君主专制国家的确立“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人和积极活动者绝大多数都是投入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者“他们的宗教观直接影响着宗教改革的性质和进程“人文主义宗教观的主要特征是:(一)反对愚昧无知,反对盲目崇拜,提倡知识学问,提倡理性思考;

  (二)大胆怀疑教会的传统神学,冲破旧思想的束缚;

  (三)强调人的个性和思想解放,观察问题角度的多样化;

  (四)加强学术研究,了解周围世界,重新发现人的价值。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同文艺复兴运动有两个类似的共同特点,即:(一)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寻进行改革的灵感和可利用借鉴的内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 罗马文明为旗帜,利用古典作品当中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因素和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成分;

  而宗教改革则是从原始基督教早期的思想#原始基督教教义以及因信得救,把爱作为信仰的核心内容和简化礼仪等作为改革的武器“(二)从各国的历史和不同的.实际出发,因而各国宗教改革的任务主和方式各有异同“改革过程中阻力问题和完成的时间也互有区别。

  在德国,路德宗改革的思想理论和改革主张比较全面和系统,故成就明显“路德宗以唯信称义为理论核心,否定教皇是最高权威,否定圣礼得救和善功救赎论的七项圣事观以及否定教士特权论,改革主张是废除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实行政教分离,清除等级制度,同时提倡立法教育,加强民族语言与文化等“路德的宗教改革活动击中了天主教的要害之处“在部分诸侯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了新教路德宗。

  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之初,闵采尔曾是路德的积极拥护者“他担任茨威考城神甫后同矿工贫苦农民密切接触及帮助再洗礼派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人民宗教改革观点“闵采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的理性;

  要求根据上帝的启示应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国,即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而人类得救的关键应用大震荡的方法“闵采尔的宗教改革和领导的农民战争,同路德迥然有别,在封建诸侯和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

  慈温利的宗教改革以瑞士苏黎世为中心,扩大到附近城镇及同法德毗邻的地区“他在苏黎世教堂传教,揭批教会腐化,谴责雇佣兵制,反对罗马教廷贩卖赎罪券“1522 年曾发表关于菜肴的选择和自由使用)等布道文,反对教士斋戒和独身“慈温利著六十七条目注解)(1522 年)阐述他的教义,建立新的教会组织,教区牧师由信徒选举,教会组织的最高监督权属于州政府“他在神的正义和人的正义)论弥撒常典)真伪宗教论)等文章和书中否定圣体圣事的传统说法“慈温利的新教为各个城市州所拥护,但遭到森林州贵族的坚决反对,1531 年慈温利在内战中战死,缔结的和约决定瑞士分裂为新教州和旧教州。

  布塞尔(马丁*布策)支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斯特拉斯堡曾发表&人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和维桑堡讲道摘要)及改革的起因与根据)等“布塞尔按慈温利的观点,对斯特拉斯堡的礼拜仪式进行了改革,并同康斯坦茨林道门明根三个城市共同拟定了四城信纲)推行宗教改革“1534 年,布塞尔曾被委任为斯特拉斯堡教士大会的.“1546!1548 年士马卡登战争中新教失败,决定了布塞尔宗教改革的终结。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欧洲产生的新教三大主流教派之一,而且在欧洲发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加尔文本人比路德晚 26 年诞生,迟 18年去世“在加尔文的代表性著作基督教要义)(也译为基督教原理))及其在日内瓦建立新教政权的实践中,曾始终贯穿着路德所奠定的因信称义.)乃最高权威#人人皆可为祭司以及简化圣礼(只承认洗礼圣餐两种仪式)提倡廉俭教会等新教原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理论和实践自成体系,后人称为加尔文主义“加尔文同路德在宗教改革理论和主张上有明显差别,主要是:(一)路德学说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人靠信仰得救“加尔文学说主张上帝是主体,上帝是人们生命的基础,人为上帝而生存“(二)对预定论(或前定论)的观点“二人的预定论都来自奥古斯丁的学说,但路德强调人无意志自由,而加尔文更进一步提出上帝预定世人分为选民或弃民,前者注定得救成功和发财致富;

  后者为上帝摒弃,必被罚#受苦难“(三)对善功(善行)的分析“路德否认人的善功在获救中的作用,加尔文解释善功有多种形式:修道尊十诫事天职,主张通过善功,可获救。

  加尔文在改革实践中做的是:(一)推行共和制的神权统治;

  (二)强化加尔文宗的信仰;

  (三)加强立法,整顿风纪禁止奢侈;

  (四)重视工商业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