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05-21  |   格式:DOC  |   分类: 讲话致辞 > 讲话致辞
摘要: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县县深入贯彻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认真落实D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围绕食用菌、红薯、辣椒、叶菜“红白绿”三色产业大力实施“47 ...(全文共:3286字)

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现场观摩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县深入贯彻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认真落实D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围绕食用菌、红薯、辣椒、叶菜“红白绿”三色产业大力实施“47331”工程,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4”专项行动,聚焦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强力推进善治、平安、廉洁乡村建设,先后获得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30余项国家级荣誉。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贯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出台《关于严禁各类割青毁粮违法占地行为的紧急通知》,坚决遏制违法新增乱占耕地,杜绝一切毁麦毁田行为,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按照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要求,投资10.05亿元,建设24.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注重用地养地结合,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集成技术推广(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有机肥施用面积达27万亩次,农机深松整地17万亩,总耕地质量等级每年增加0.2级,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建设种子研发中试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制培育和推广应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种源保护和利用,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和种业市场竞争力。

二、守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建立“周排查、月研判”制度,密切关注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重点关注“三类人群持续开展三级干部遍访,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截至20**年年底,在全县1X9户3X6人监测对象中,完成风险消除X4户X人,风险消除比例达71.37%。二是不断强化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库入库程序不变、规模不减、巩固脱贫成果项目不少、产业项目资金占比不降”的“四不”工作要求,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提高建设速度、提高项目质量增强带贫效果”“两提一增”行动。20**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3亿元实施各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不少、产业项目资金占比不降”的“四不”工作要求,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提高建设速度、提高项目质量增强带贫效果”“两提一增”行动。20**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3亿元,实施各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X个,其中产业扶持项目投入占比64.82%。三是强力推动群众持续增收。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困难群众就业保障。20**年,全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较市定目标增加X个。扶持发展49个帮扶车间,共带动12X人就业,其中脱贫户监测户人数为X人。同时,高标准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强省”建设,打造“家具、食用菌、红薯、烧饼”四大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X万人次,全县脱贫户劳动力1.6万余人实现就业增收。

三、做强特色产业,积蓄乡村发展后劲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全力做好“特、优、融”三篇文章。一是做大特色产业。落实“一县一业”,坚持“一镇一特”围绕食用菌、红薯、辣椒、叶菜等“红白绿”三色特色农业,强力实施“47331”工程,培育壮大裕丰食用菌、小农丫、桃园建民、万邦农产品交易中心四大龙头企业建设完善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70个,发展红薯种植30万亩、辣椒30万亩、叶菜10万亩,成功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红薯产业强镇(韩村镇)。二是做优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支持和重点扶持,不断壮大粮食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加工、副食品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桃园建民、慷达食品等食品企业,打造“菇雨”“小农丫”等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27个,“红薯”“金针菇”等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是做好三产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直播经济,培育“红薯哥”“董先生”等网红带货达人110余人,扶持大地密码华董科技等电商企业20余家,年网络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依托AAAA级景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大力发展集研学、观赏、采摘、休闲、旅游、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双庙乡单拐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森林旅游特色小镇,城关镇葛营村等3个村庄获评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