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2020-11-20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心得体会
摘要:  在我的思想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容易教的学科,不就是简简单单认字、组词、朗读、习作,其实和摄影挺像的,专业人士叫摄影,普通的就是拍照,而我对语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拍照”的阶段。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静下心来阅读了俞琳名师工作室提供的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 ...(全文共:5957字)

  在我的思想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容易教的学科,不就是简简单单认字、组词、朗读、习作,其实和摄影挺像的,专业人士叫摄影,普通的就是拍照,而我对语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拍照”的阶段。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静下心来阅读了俞琳名师工作室提供的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拜读了这本书后,彻底颠覆我对语文的认知,教好语文“没那么简单”。趁孩子熟睡的时候,我起身坐在客厅里享受这样的时光,“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点倒和于老师观点一致,因为读书沙龙的书是要循环的,所以我边读也边将自己认同的观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尽管时间飞逝,岁月无痕,但假以时日将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便能“岁月有痕”。

  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的确,教育不就是贵在坚持、重在耐心吗?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少了于老师那种对语文教材的钻研精神,擅于“省时间”的信手拈来我比较认可的他人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我自己的学生的基本学情。读书少、思考少、研究探讨更是仅限于每次的教研课,故步自封在自己圈定的教学课堂以及对语文教学的认知里。“四、三、二、一”这是于老师书中谈及的观点,一堂语文课、一篇课文,40%是全班学生时候能把课文读好、读熟,而这最重要的40%我们大部分交给了家长,留给了课后预习,课堂上的检测也只是以偏概全,没有真正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然后30%的是字词句是否落实,20%是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最后10%才是课文内容是否理解。这样一个比例才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得不反思,我们经常备课的时候,将重心放在了如何解决难点问题,如何落实重点,难怪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数学能考100分,语文则是90分边缘,他对语文的重难点毫无兴趣。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怎样与“读”绝对密不可分,一堂阅读教学课,没有读书声、没有反复的朗读、品读、悟读,怎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书中讲到,要让孩子善读,体验读的乐趣,从兴趣的激发到语感的养成,在读中找到通过朗读带来的被认可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孩子表达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市面上也有很多的口才速成班,吹捧如何能短时期的让孩子大胆发言、出口成章。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坐在台下听他人的无稿发言或者演讲,别人的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文字间流淌着逻辑思维,像极了一幅思维导图。这不是他背熟了一篇稿子,而是他胸中有墨,心中有书,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他那汪洋大海里的一缸水而已。因此语文的阅读教学,贵在读,重也在读,在读中积累,其实就是语言的积累。于老师也说,积累就是背诵、积累就是海量的阅读,仅依赖于课本上的文章那远远不够,其次就是除此之外,就是反思,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将所思所感用文字的方式凝固下来真的是人生教育路上的一笔财富。曾经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坚持每课一思,记录班上的趣闻,现在翻看的时候点滴的经历和成长都历历在目,“岁月有痕”真好。

  “见字如见人”,书写的重要性不言而论。针对这一观点,我脑海中回忆我身边朋友的书写,从他们的书写和他们的性格进行比对,真的比较吻合。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没有规范的学过写字,从握笔姿势的去规范、从字的间架结构去观察、从描红中去体验、从展示中去得到肯定,从而培养孩子对写的兴趣。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很适合也可以借鉴,晨读之前开始十五分钟的写字课,一到教室就沉浸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屏气凝神,开启新的一天,朗读能让教室优美,而写字更能平复孩子的心境。写完后下午集中的点评、个别的展示、每个人作品的圈点勾画,让孩子们爱上写字、爱上语文,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习生活中美好的回忆,使成长的过程中更稳重不浮躁。

  最后,我想说,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静心修好自己的专业,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做一个“摄影师”而不是一个“拍照人”。从今天起我们要先开始勤阅读,开始下笔写写教后反思、记记教学趣事,要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世界。

  工作二十余年,读了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体会颇多,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

  XXX著名特级教师左友仁的普通话应该说不算好,但他朗读《小珊迪》一课却能催人泪下!他说:“我每备一课,都是认真地朗读,不读上二十遍是不肯罢休的。”读上二十遍,深刻地领悟教材,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很少能把教材读二十遍,往往一看课文,再看教师参考用书或者教案,或者三新一点通,就去上课了,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天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只有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先把课文读熟,读通顺,读出感情,再品味尝读,抓住在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精彩之处,再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进而读写结合进行仿写,再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学一遍文章阅读类似文章4-5篇,深化学习。

  我认为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读得太少,授课太匆忙,讲解多,感悟少,背诵积累少,课外阅读不到位。教师没有利用好早饭后读书、背诵的时间,目标不够明确,教师自己也没有读背到位。

  二、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方法的指导

  (一)纠正错别字的一点做法

  训练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字词,正像瓦工要熟练地将一块块的砖石砌墙,就必须多参加盖房的实践一样,于永正老师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几句带有学生易错易混的字的话。这些句子或片段,一般都从课文中挑选,有时根据需要编几句。由同位学生互相订正,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用听写这个办法纠正错别字,要比抄写效果大得多。

  (二)示范是最好的教师

  于永正教师总是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并引领学生品读课文,我深受启发。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高年级的学生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上课时我总是先示范——创造性地复述某一片段给学生听。

  示范性还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板书、作业批字要尽量写规范,美观大方;造句,多数学生感到有困难,这时就有必要做示范;书上要求背诵的段落教师先背;老师写“下水文”经常练练笔,写写日记,笔记;学习过程的示范——查字典,思本义,联系上下文想含义,结合课题和内容悟要旨。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