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09-26  |   格式:DOC  |   分类: 工作公文 > 其他
摘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根据领导班子“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要求,我于10月前后率队到各县区,多个乡镇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方式主要为实地走访、调阅资料、座谈交流等,调研中我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查找分析我局牵头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文共:4289字)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领导班子“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要求,我于10月前后率队到各县区,多个乡镇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方式主要为实地走访、调阅资料、座谈交流等,调研中我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查找分析我局牵头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革命”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六县区共有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XX个社(组),XX万农户。近年来,随着全市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和农村“垃圾革命”不断深入,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一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全市共建立村级垃圾收集点518处,配置压缩式垃圾车96辆,配套垃圾斗8778个,全市“一乡(镇)一车、一社一斗”的要求基本实现;全市配备农村户用垃圾桶13.26万个,农村户用垃圾桶平均配置率57%。二是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基本建立,依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6座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 “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基本建立。三是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XX个乡镇全部设立环卫管理机构,行政村固定保洁员平均达到4-5名,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备使用、检查评比等管理制度,日常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形成。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保障严重不足

1.设施配套不足。山丹县和民乐县村一级正规垃圾收集点和农户垃圾桶配备达不到“一村一处、一户一桶”要求,配备率达不到50%。各县区均存在村级保洁工具、保洁车配套不足的情况,农户保洁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收集转运,致使生活垃圾容易积存,加之乡镇转运车辆运力普遍不足,垃圾不能及时转运,导致乱倒现象和焚烧垃圾现象屡禁不绝。

2.设施运维经费保障困难。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来源由市财政补助、县区财政拨付、乡镇和村级组织自筹组成。市财政补助、县区财政拨付的资金大部分用来支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维、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运维和城市生活垃圾转运,乡镇转运、村级日常保洁、收集环节配套资金缺口较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设计时只预算初建投资,没有预留运行、维护、管理所需经费。我市乡镇普遍地广人稀,垃圾压缩清运车辆转运路线较长,最远可达近200公里,农忙时节,农业生产垃圾大部分进入垃圾斗,导致垃圾压缩清运车辆经常故障,提高了运行成本,存在“建得起养不起”的问题。

3.日常保洁经费来源单一。要让村庄保持干净整洁卫生,日常保洁必须常态化,需持续投入资金,发放保洁人员公资和维护清扫车辆和工具。从调研来看,除纳入城乡一体收运的乡镇外,其余乡镇基本自担村镇日常保洁经费,由于乡镇财政紧张,经常出现保洁人员公资拖延发放的情况。较偏远村庄和空心村的生活垃圾因无人清运基本是自行收集、自行处理,有检查时才突击清扫,日常保洁形同虚设。

(二)长效机制亟待完善。

1.各县区均普遍存在“重整治轻管理”“边整治边反弹”的现象。村庄内部、居民点、乡镇集市区域内日常保洁机制落实相对较好,做到卫生整洁。城郊结合部、铁路沿线、村庄周边、农村沟渠、荒滩死角等区域卫生基本靠集中整治和突击清理。

2、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各县区均存在网格化管理责任靠不实的现象,巡查制度走形式。网格责任人缺少对网格内问题处理权限,发现问题只能向上汇报,很少能现场纠办。巡查手段滞后,基本靠走,发现问题靠经验、碰运气,非正规垃圾点不能及时发现。

3.日常保洁制度落实不好。乡镇、村社对保洁人员管理不严格,保洁员对保洁责任不清晰,有检查时突击式保洁,没检查时无人打扫。缺少监管,干多干少都一样,没有绩效考核。检查评比制度基本没有落实和没人去落实。

(三)现有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个别县区存在现有收运设施作用发挥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个别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斗设置位置不科学,距离村民较远,利用率低。垃圾斗边沿较高,村保洁收运的垃圾无法直接入斗,还需人工翻运入斗,工作效率较低。分类户桶部分闲置或被村民挪作它用,没有发挥本来效用。

(四)垃圾分类体系构建滞后。由于观念认识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目前生活垃圾混合收运,收集方式主要是人工清扫、机械清扫以及利用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各种垃圾不能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整体工作看似推进有序,实际则是徒有虚表。目前,甘州区的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只做到了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但在垃圾分类上还没有凸显出来,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体系。临泽县作为市级试点,虽然在不断扩大试点推广,鼓励群众分类奖补,但还未形成具体的垃圾分类奖补办法。

(五)群众思想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通过近几年的环境整治和宣传发动,大部分群众逐步有了卫生定期清扫、垃圾定点倾倒等良好习惯,但个别居民、企业没有形成集中堆放、定点收集垃圾的习惯和观念,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依然存在。垃圾分类推广难度较大,受观念认识和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乡村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尚未建立,参与度不高。目前生活垃圾混合收运,收集方式主要是人工清扫、机械清扫以及利用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各种垃圾不能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三、原因分析

(一)治理工作不细致。面对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的成绩,各级难免出现一些倦怠心理。下一步工作如何深化,如何抓准薄弱环节让治理工作更细致精准,如何解决垃圾斗清运不及时、非公共区域垃圾胡乱堆放等老大难问题上思考不够深入,管理缺乏耐心,直到问题被通报一次才集中解决一次。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VIP免费下载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31998589@qq.com   微信:skillupvip
【Word文档】 下载文档

折扣价5.99米
(原价13.99米)
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

如遇卡顿,请刷新页面     VIP免费下载
相关推荐
7X24小时在线客服

微笑上岗易处多,消气降火不罗嗦

擅长领域